近日,在中國地質調查局部署下,地調局成都綜合利用所2017年組織實施的“攀西地區多金屬礦產資源集中開采區地質環境調查”取得顯著成果。針對攀西地區巨量堆存的尾礦,開展了尾礦可利用調查和綜合利用技術攻關,研發成功適宜攀西地區銅礦、釩鈦磁鐵礦和稀土礦等尾礦綜合利用技術,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提供了新途徑。
攀西地區尾礦堆存量巨大。2017年通過尾礦可利用調查初步統計,目前攀西地區有大小尾礦庫147個,堆存量23168.1萬噸,占地1906.39公頃,是四川礦山尾礦規模最大的地區。
通過尾礦綜合利用技術攻關,從拉拉銅礦礦集區尾礦中綜合回收了銅精礦、鐵精礦和云母精礦,利用部分二次尾礦成功開發出多功能硅肥產品,實現尾礦減量40%以上。從白馬礦集區釩鈦磁鐵礦尾礦中獲得硫鈷精礦、鐵精礦、鈦精礦及長石精礦,實現尾礦減量20%左右。從大陸槽礦集區德昌稀土尾礦中綜合回收了稀土精礦、螢石、鍶鋇混合精礦,實現尾礦減量15%以上。
攀西地區礦山規?;_采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尾礦的大量堆存帶來了資源、環境、安全和土地等等諸多問題。
尾礦綜合回收利用技術的突破,將實現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對提高礦山節能減排水平,保護有限的礦產資源及土地資源,保護礦山地質環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