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usg7f"><big id="usg7f"></big></s>

        前端技術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技術 > 前端技術
         
        日本科學家研發出全固態鋰電池新型負極材料——“穿孔石墨烯分子”
        來源:日經技術在線    更新時間:2016-05-20 08:29:33    瀏覽次數:
         
                日本東北大學與東京大學組成的研究組于2016年5月14日宣布,開發出了全固態鋰電池的新型負極材料“穿孔石墨烯分子(CNAP)”。這種材料可實現達到通用的石墨電極2倍以上的電容量,在充放電65次之后仍然能夠維持原本的容量。
               長期以來,鋰電池的負極材料一直使用重量輕、電容量大的石墨。最近,石墨烯、碳納米管等納米碳作為新型碳材料出現在市場上,使電池容量擴大到之前的2~3倍成為了可能。但納米碳是結構不唯一的復雜混合物,無法解明大容量化的原理和方針。因此,開發具有部分納米碳結構的分子性物質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此次開發的穿孔石墨烯分子是分子中央有納米級微孔的大環有機分子。以這種分子的固體物質作為電極制造電池并進行檢測的結果證實,這種分子是一種優秀的電極材料。此次研究的著眼點是開發備受期待的新一代電池,即全固態電池,沒有采用常規電池使用的液體電解質,而是采用固體電解質。使用鋰離子傳導性高而且穩定的絡合氫化物作為固體電解質,為這次的新發現創造了契機。

        使用新負極分子材料的全固態鋰電池及其截面的電子顯微鏡圖
        穿孔石墨烯分子進入電子顯微鏡圖中灰白色的部分。發黑的部分是固體電解質 。
        新負電極分子材料的運動模式圖
               借助鋰(黃色)在穿孔石墨烯分子的縫隙和微孔部分(藍色)的插入與脫離,進行放電和充電。
               另外,此次研究還發現,使用粉末X射線衍射的方法,穿孔石墨烯分子的固體會形成與石墨相似的層狀結構,并且可以使中央分子的微孔排成一線,形成微細、貫通的微孔結構。在石墨中,鋰只在層疊起來的碳層的間隙中累積,而在穿孔石墨烯分子中,鋰在納米級的間隙和微孔兩個地方累積,因此可以擴大容量。穿孔石墨烯分子可以使用非常普遍、產量很大的有機化合物“萘”制造。
               此次研究的相關成果已于5月13日(中歐夏令時)在國際學術雜志《Small》上發表。發布材料科學新聞的網站“MaterialsViews.com”也將發文予以介紹。(特約撰稿人:工藤宗介)。


        ?歡迎進入【粉體論壇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bjyyxtech)

        中國粉體技術網微信公眾號 粉體技術網 bjyyxtech
         
           

         
        相關信息 更多>>
        合肥工業大學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極材料的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2015-04-07
        “十三五”動力電池四大材料發展潛力巨大2015-04-13
        中德科學家用蘆葦制備鋰電池硅基負極材料2015-09-21
        中國學者世界首創新型鋁-石墨雙離子電池技術,有望改變鋰電產業格局2016-04-05
        斯坦福大學崔屹教授課題組將硅/石墨碳復合材料運用于柔性鋰離子電池負極2016-04-25
        合肥工業大學在高性能錳基鋰電池電極材料研究獲新進展2016-05-04
         
        我要評論

        人物訪談 更多>>

        企業動態 更多>>

        熱點綜述 更多>>

        自愉自愉自产国产91|性欧美VIDEOFREE护士动漫3D|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超频国产在线公开视频|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s id="usg7f"><big id="usg7f"></b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