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usg7f"><big id="usg7f"></big></s>

        前端技術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技術 > 前端技術
         
        中德科學家用蘆葦制備鋰電池硅基負極材料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5-09-21 09:48:08    瀏覽次數:
         
               導讀: 當前的鋰離子電池主要以石墨及改性石墨為負極材料,但其372毫安時/克的理論容量難以滿足電動車的長里程需求。相比之下,擁有較高的理論容量(4200毫安時/克)的硅基負極材料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此次余彥教授課題組創新地采用了蘆葦作為制備的原材料,簡化了工藝,降低了成本。

              近日,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材料系余彥教授課題組與德國馬普固體研究所合作的科研團隊發明了一種用蘆葦制成鋰離子電池三維硅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打破了此前僅能用復雜的化學步驟合成硅的技術難關,為未來開發出新一代鋰離子電池提供了更多可能。
          當前的鋰離子電池主要以石墨及改性石墨為負極材料,但其372毫安時/克的理論容量難以滿足電動車的長里程需求。相比之下,擁有較高的理論容量(4200毫安時/克)的硅基負極材料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此次余彥教授課題組創新地采用了蘆葦作為制備的原材料,不僅簡化了工藝,而且降低了成本。
          該方法主要基于鎂熱還原,從天然蘆葦葉上還原出密集的三維多孔氧化硅(SiO2)。蘆葦葉作為骨架,在其上產生的副產物氧化鎂(MgO)作為孔的雛形。

              據研究者介紹,和當前的一些制備納米結構硅基負極的方法相比,此種基于蘆葦的制法包括以下優勢:
          1、蘆葦葉為可再生材料;
             2、還原產生的硅保持了原油蘆葦葉中的三維納米結構,這種結構十分有利于提升負極性能(因為它可以減緩負極得粉末化);
          3、方法簡單易行;
          4、無需使用昂貴的硅起始原料或反應試劑
          用此方法制備負極時,蘆葦葉中原有的硅酸鹽的拓撲結構神奇地得到了保持,在一系列物理化學處理規程中沒有受到分毫的破壞。在對干蘆葦葉純化的過程中,其內部的三維結構僅會收縮,中孔網絡能夠保持完好,哪怕是之后的碳化過程都不會改變它。
          據科研團隊中的劉俊(音譯)介紹,鎂熱還原有兩個優勢。第一,它能夠保持蘆葦葉中原有的硅的結構;第二,對氧化鎂添加物的腐蝕可以使內孔密度進一步增高。這兩點輔以其后在硅電機上進行的碳層包裹,可以極大的提升鋰離子電池負極電化學性能,比如大的可逆容量、高充放電的電流密度優異的循環能力。最后,蘆葦作為一種天然材料,為高性能鋰離子電池今后的大規模投產提供了可能。


        ?歡迎進入【粉體論壇

         
        相關信息 更多>>
        中德科學家用蘆葦制備鋰電池硅基負極材料2015-09-21
        納米級系統工程推進硅基高性能鋰電池負極的實用化2013-12-11
        合肥工業大學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極材料的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2015-04-07
        “十三五”動力電池四大材料發展潛力巨大2015-04-13
        中國學者世界首創新型鋁-石墨雙離子電池技術,有望改變鋰電產業格局2016-04-05
         
        我要評論

        人物訪談 更多>>

        企業動態 更多>>

        熱點綜述 更多>>

        自愉自愉自产国产91|性欧美VIDEOFREE护士动漫3D|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超频国产在线公开视频|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s id="usg7f"><big id="usg7f"></b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