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版)》發布,建材、化工、印染、紡織、鋼鐵項目將全面禁止 |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5-08-27 08:50:56 瀏覽次數: |
|
|
近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等委辦局聯合對《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4年版)》進行了修訂,形成了《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版)》(以下簡稱《目錄》)。首次將城六區作為一個區域實施統一的禁限措施,同時加大禁限力度,這顯示北京將更嚴格地收緊產業底線?;勐敾ぞW摘錄部分與化工行業相關的規定,簡要解析《目錄》對化工行業產生的影響。
《目錄》規定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禁止新建和擴建(涉及國家和北京市鼓勵的新產品制造除外;保障醫院、軍工、科研機構、重點企業應用的氣體生產除外;日用化學產品制造中城市醫療、應急保障類產品除外)。
《目錄》(2014年版)制定時采用的是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這四類功能區的劃分,《目錄》(2015年版)則首次將城六區(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作為一個區域來實施統一的禁限措施。本次2015版《目錄》中,在產業方面的禁限更加針對非首都功能。在2014版《目錄》中,全市都需要執行禁限的制造業小類有242個,占制造業小類總和的45%;而在新版《目錄》中,全市都需要執行禁限的制造業小類增加到416個,占比達到了78%。
從不及一半到將近八成,新版《目錄》對于制造業中一般制造業和高端制造業中比較優勢不突出的生產加工環節加大了禁限力度。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為例,去年的《目錄》只禁限了幾條,而今年相關的禁限條目直接禁止新建和擴建了,只允許3類必須的類目,禁限標準不可謂不嚴苛。
據了解,《目錄》加大對化工業的禁限力度將圍繞就地淘汰、轉移疏解、技改升級三個方向穩妥有序推進化工產業的調整,打出'組合拳'助力優化首都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推進京津冀區域、城區和郊區之間的產業布局更加優化、公共服務更加均等化。
實際上,今年北京已經有計劃外遷部分化工企業,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表示,過去幾十年中,北京主要是追求大而全的發展模式,拿制造業來說,39個大類中北京有35個。產業的低端部分對水、能消耗大,人口引進快速擴張,給大城市管理和生活品質造成了一定的影響?,F在北京要把低端的產業疏解出去。
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北京對一般制造業和低端產業要嚴控增量,對新項目嚴格把關;對現有的不符合首都功能的產業進行外遷、外移。對有一定的污染,效益也比較低下的企業堅決淘汰、關停;對符合首都功能特點、技術有待提高的產業及時投入進行技術改造。
張伯旭透露,退出的產業目錄已經制定,建材類、化工類、紡織類、印染和一般的鋼鐵技術加工,原則上都不在北京了。
張伯旭稱,自從2013年啟動'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以來到去年底,北京累計退出680家污染企業,今年上半年又退出185家,預計今年底完成1000家的任務。到2016年全面完成1200家退出的任務,比原計劃的2017年提前了一年。北京退出化工企業,對于天津和河北來說卻是一次難得的良機,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基地,天津和河北的化工業基礎設施完善,且相對于北京來說,人力成本及廠房租金等方面更經濟,未來京津冀三地的聯動布局有望點燃新的商業機遇。
附件:《北京市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2015年版》.docx
歡迎進入【粉體論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