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國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貿易伙伴實施“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34%關稅。中國以34%關稅反制、稀土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封殺等“組合拳”強硬回擊時。4月7號,美國再次對華揮舞關稅大棒,威脅將對中國商品加征50%關稅。
我國哪些非金屬礦及粉體產品與美國息息相關?
?。?)高純石英砂
高純石英砂是光伏單晶硅生長的核心耗材(用于石英坩堝),也是半導體制造的關鍵材料。全球市場長期被美國矽比科(原尤尼明)、挪威TQC壟斷,兩者合計市占率超80%。
目前,我國進口半導體石英砂(10-16萬/噸)及光伏坩堝內層砂(9.5萬/噸)主要來自美國尤尼明。
?。?)重晶石
重晶石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建材、醫藥等多個領域,是國防工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礦產原料,歐盟和美國已將其納入了關鍵礦產名單中。
重晶石是我國的優勢礦產之一,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重晶石生產國,而美國是世界第一大重晶石進口國和消費國。
?。?)石墨
石墨是一種戰略性非金屬礦產,早在2011年就被美國列為了關鍵材料。截至2023年,中國擁有全球77%的天然石墨供應,還不算人造石墨。
根據2025年4月5日白宮發布的22頁豁免清單,天然石墨被列入不受34%對等關稅影響的礦物類目。雖然天然石墨豁免關稅,但因我國出口管制尚存,發往美國仍受阻礙。
?。?)螢石
螢石被多個國家列為戰略礦產、關鍵礦產,是我國的優勢礦種。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螢石生產國,近年來年生產量在600萬噸左右。
美國本土螢石產能有限,在信息技術、新能源等領域對螢石又有著廣泛需求,根據美國發布附件2豁免清單顯示,螢石、氫氟酸等10余種氟化工產品均被豁免。
?。?)人造石英石
美國是中國石材出口第一大國,人造石英石是由骨料90%以上的天然石英和10%左右的色料、樹脂和其它調節粘接、固化等的添加劑組成。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人造石英石消費市場之一,也是重要的人造石英石進口國。而我國是石英石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
?。?)漂白土
漂白土是一類含有硅鋁酸鹽的白色或棕色黏土,如膨潤土、凹凸棒土、硅藻土、海泡石、珍珠巖等,具有極大的比表面積和極強的吸附性、脫色性,廣泛用作過濾劑、催化劑、吸附劑、干燥劑、除臭吸味劑、水質凈化劑、污水處理劑、脫色劑等。
全球漂白土產量集中度高,美國、希臘、意大利、墨西哥、西班牙、土耳其是全球漂白土主要生產國。其中,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漂白土產銷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寵物市場之一。
?。?)功能粉體
美國在粉體材料超細加工、表面改性等領域技術領先,我們一些高端功能粉體仍需從美國進口,例如氧化鋁(Al?O?)、氮化鋁(AlN)等(用于半導體封裝、導熱基板),超細二氧化硅(SiO?)粉體(用于芯片制造中的拋光工藝),石墨烯、碳納米管粉體等(用于鋰電池導電劑),二氧化鈦(TiO?)、氧化鋅(ZnO)等(用于防曬涂料、光催化領域)?! ?/div>
對等關稅,對非金屬礦及粉體行業影響幾何?
美國發布對等關稅對非金屬礦及粉體行業將有何影響?可能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全球礦產品供應鏈的影響
供應鏈中斷風險增加:美國對礦產品加征關稅,可能導致部分礦產品供應鏈中斷或不穩定。例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某些關鍵礦產,如石墨、重晶石等,如果加征高額關稅,可能會使美國相關企業采購成本大幅上升,從而減少從中國的進口。這將迫使美國企業尋找其他供應來源,但短期內很難找到完全替代的供應商,從而導致供應鏈中斷風險增加。
供應鏈重構加速:美國通過關稅手段試圖重構全球礦產品供應鏈,減少對中國等國家的依賴。美國組建了“礦產安全伙伴關系”等聯盟,推動關鍵礦產供應鏈向陣營化和碎片化發展。這將促使其他國家重新評估其礦產品供應策略,可能導致全球礦產品供應鏈的重新布局和調整。
?。?)對礦產品價格的影響
價格上漲:我國對美國礦產品加征關稅,直接導致進口礦產品成本上升。例如,中國從美國進口的高純石英砂等,如果加征34%的關稅,進口成本將大幅增加。這將傳導至下游產業,導致相關產品價格上升。
價格波動加?。宏P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導致礦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加劇。市場參與者對未來關稅政策的變化預期會影響其采購和銷售決策,從而導致礦產品價格在短期內出現較大波動。
?。?)對礦產品貿易格局的影響
貿易流向改變:美國對中國非金屬礦及粉體產品加征關稅,直接導致出口成本上升,削弱價格優勢。例如,石墨、重晶石等關鍵材料若被加征34%關稅,可能迫使海外買家轉向其他供應國(如印度、巴西)。
供應鏈重構:企業可能將產能轉移至關稅較低地區。例如,中國非金屬礦企業在東南亞設廠,規避對歐美出口的關稅壁壘。國內企業可能轉向“一帶一路”國家市場,如中東(建材需求增長)、東南亞(電子制造業轉移)。
?。?)對相關產業發展的影響
行業內部:高端產品技術壁壘高,受關稅影響較小,甚至可能因國產替代政策受益。低端大宗產品同質化嚴重,關稅導致利潤空間壓縮,小企業加速出清。例如,對于從美國進口的石英砂的價格或將受到關稅的影響提高,從而形成國內坩堝成本上升的隱患,亦有國產砂適當替代進口砂作為代生產的可能性,國內石英砂成交情況有望轉好。
上游產業:美國對礦產品加征關稅,可能導致國內礦產資源開發投資增加,以減少對外部供應的依賴。這將對美國本土的礦產資源開發產業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也可能面臨成本上升、環境壓力等問題。
下游產業:對于依賴進口礦產品的下游產業,如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業等,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增加其生產成本。這可能導致相關企業利潤下降,競爭力減弱。例如,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鋰離子電動汽車電池和電池零部件加征關稅,將提高美國本土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生產成本,影響其市場競爭力。
?。?)企業應對策略建議
對等關稅可能加速行業洗牌,推動中國非金屬礦及粉體行業從“資源輸出型”向“技術驅動型”轉變。具備技術、資源、資金優勢的企業將主導高端市場,而依賴低價出口的企業需快速轉型或面臨淘汰。
市場多元化:開拓新興市場(如東盟、中東),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參與國內“新基建”項目。
垂直整合與產業鏈協同:向上游控制礦山資源,穩定原材料成本。向下游與涂料、塑料、電池、光伏企業合資建廠,鎖定需求。
技術突圍:與高校、研究院合作攻關“卡脖子”粉體。申請專利布局,規避國際知識產權壁壘。
利用自貿協定規避關稅:通過RCEP、中國-東盟自貿區等框架,調整原產地認證,降低關稅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