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劑:桐油酸T160(一種同時含有羧基、3個不飽和雙鍵的脂肪酸)。
改性方法:首先將60g針狀硅灰石和80mL甲苯溶液倒入配有回流裝置和機械攪拌裝置的三頸燒瓶,取3.16g桐油酸溶于20mL甲苯配置成混合溶液并加入到三頸燒瓶100℃反應4h。然后將漿液過濾并用甲苯洗滌4次,除去未反應改性劑。最后將改性粉體通風放置10h并在120℃干燥6h,即得到改性硅灰石。
測試與表征:表面張力、紅外光譜、熱重分析、機械性能測試以及掃描電鏡。
改性效果:(1)經桐油酸改性的硅灰石在水介質條件下接觸角從0°提升到75.91°,在乙烯基硅油測試條件下接觸角從26.11°降低到18.02°;通過紅外光譜和熱失重分析可以得出桐油酸經化學反應成功接枝在硅灰石表面,接枝含量為0.13%。
(2)復合材料在引入硅灰石后力學性能得到改善,未經改性的復合材料配方在填充質量分數25%硅灰石下的拉伸強度從5.07MPa提升到5.32MPa,改性后硅灰石配方的復合材料在填充質量分數15%下的拉伸強度提升到5.35MPa,改性后復合材料的楊氏模量隨著填充量的增加從2.86MPa增大到8.14MPa,改性后的配方撕裂強度從10.49kN/m提升到18.23kN/m,提升了73.8%,而未改性的配方只提高了58.7%。
(3)通過斷面形貌分析可以看到,改性后的粉體在基體中的分散性能更好,與基體結合緊密;通過引入硅灰石粉體,能夠明顯提高復合材料的分解溫度和殘留率,T10%,Tmax分別提高了52.0,22.5℃,殘留率提高了34.54%,材料的熱穩定性得到提升。
配方5:硬脂酸(順丁橡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