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光伏行業下一個“卡脖子”環節的高純石英砂,市場價格維持高位運行,吸引著多家上市公司布局。
3月20日,壹石通(688733)與華民股份(300345)同時發布公告,雙方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索人工合成石英砂的下游應用場景優化,滿足高效新型光伏產業對于高純石英砂材料及其制品的更高性能要求。
雙方的具體合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研發團隊的協作、試驗資源的共用以及技術數據的共享與交流。
雙方還將建立一個聯合試驗研發平臺,該平臺將作為雙方技術交流和項目合作的基礎與核心。通過這一平臺,雙方能夠更高效地協調研發試驗活動,實現技術成果的快速轉化,并共同應對技術發展過程中的挑戰。
壹石通主營業務為先進無機非金屬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鋰電池涂覆材料、電子通信功能填充材料和低煙無鹵阻燃材料等三大類。
2024年2月,壹石通發布公告,擬以全資子公司蚌埠壹石通電子通信材料有限公司作為實施主體,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高純石英砂項目,引起市場多方關注。
壹石通表示,公司高純石英砂制備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制備工藝,有別于傳統依賴稀缺優質礦石資源的技術路線,可通過“人工模擬自然過程”的合成技術實現高端高純石英砂的量產。公司目前已取得相關發明專利,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
“產品已完成小批量試產,產品測試結果符合預期。”壹石通表示,短期內先投建千噸級產能的中試線,推進客戶驗證、加快導入市場,后續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合理把控2萬噸產能的投建節奏。
此外,被問及產品的客戶驗證周期時,壹石通表示,光伏石英坩堝內層砂材料目前仍較緊缺,高純石英砂產品的下游客戶驗證配合度較高,驗證周期相對較短。
此次合作的另一方華民股份是光伏新兵,2022年8月切入光伏賽道,此前主營產品為鉻錳鎢系抗磨鑄鐵磨球。雖然華民股份進入光伏行業時間不長,但是捧場客戶不斷。
去年10月,華民股份及控股子公司鴻新新能源與通威股份旗下6家公司簽訂兩份合同,合同總金額共近100億元。
這并非雙方首次進行交易,2023年初至2023年9月中旬,通威股份及其關聯方向鴻新新能源采購了4032.99萬元的單晶硅片,而鴻新新能源向通威股份及其關聯方采購2.09億元的多晶硅料。
此外,上市公司棒杰股份旗下的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華民股份的硅片客戶訂單之列中。
不過,手握多個訂單的華民股份去年業績并不理想,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6億元至2.3億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光伏產業產能爬坡,疊加產業鏈價格大幅波動并持續走低,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承壓,計提存貨跌價損失約1.4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同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及產線建設的提速,也使得股份支付費用和融資利息同比增加。
對于此次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壹石通表示,公司將與華民股份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利用產業鏈上下游的互動反饋機制,加速公司創新成果的產業化進程,特別是對于人工合成石英砂在先進光伏等下游應用領域的工藝技術創新和產品性能提升,產生重要助推力。
資料來源: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