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細二氧化硅具有親水性、補強性、增稠性及防粘結性等特性,廣泛應用于橡膠、涂料、醫藥、油墨等領域。
然而超細二氧化硅表面羥基的存在是影響其與有機基體結合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采用硅酸鹽礦物酸法直接制備的超細二氧化硅產品,雖然生產工藝簡單、能耗低、產品附加值高,大大降低了超細二氧化硅的生產成本,但是產品表面羥基鍵合嚴重、分散性能差、易團聚,大大限制了其發展。
因此,在超細二氧化硅的應用研究中表面改性是極為重要的步驟。在粉體表面改性中,硅烷偶聯劑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表面改性劑,可用于許多無機礦物填料或顏料的表面處理,尤其對含硅酸成分較多的石英粉、白炭黑等的效果最好。
王玲等利用硅烷偶聯劑對橄欖石酸溶制備的超細二氧化硅進行改性研究。采用單因素實驗考察了硅烷偶聯劑品種、改性時間、改性溫度及改性劑用量等因素對超細二氧化硅改性效果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
?。?)對橄欖石酸溶制備的超細二氧化硅最佳改性條件為硅烷偶聯劑KH-550加入量為6mL/g,改性時間為5h,改性溫度為75℃。
?。?)采用KH-550對橄欖石酸溶制備的超細二氧化硅進行改性,表面羥基數可減少至2.08×1020個/g、接枝率為8.35%、接觸角達到101.51°,可極大地提高超細二氧化硅的表面疏水性。
資料來源:《王玲,熊雨婷,崔兆純,等.橄欖石酸溶制備超細二氧化硅改性研究[J].無機鹽工業,2021,53(03):34-37》,由【粉體技術網】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