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擴大聚乙烯的應用范圍并降低成本,可以使用無機填料對其改性,如將碳酸鈣填充到聚合物中。然而,該體系在擠出加工時面臨比純樹脂更嚴重的口模析出現象。模頭析出會影響擠出過程,輕則引發材料的表面缺陷,重則導致生產中斷或產品報廢。
聚乙烯膜是擠出材料中較為重要的產品,李力等探索了不同助劑對于聚乙烯/碳酸鈣體系模頭析出改善的效果,并進一步對于材料的流變粘度及熔體強度等進行了探究,在一定程度上為這個行業難題的解決提供指導方向。研究結果表明:
?。?)高填充的體系在30min時的模頭析出量排序為:硬脂酸鈣<硅酮<無添加體系<聚乙烯蠟,析出量越少,證明其對析出改善效果越好。對上述析出物進行了元素分析,主要有碳、鈣和氧元素為主,可知其主要成分應該是碳酸鈣和樹脂,說明析出主要是因為碳酸鈣填料與樹脂的不相容,在出模頭處熔體破裂并長時間積聚造成的。
?。?)對幾個體系的粘度及熔體強度等熔體行為研究表明,硬脂酸鈣的一方面其潤滑作用降低材料粘度,另一方面通過增強聚乙烯和碳酸鈣復合材料熔體強度,減少熔體破裂,從而使材料析出有所改善;硅酮僅能通過潤滑對析出有一定改善,聚乙烯蠟對熔體強度影響很大,會增加模頭析出。
資料來源:《李力,王斌,錢夢莎,等.聚乙烯/碳酸鈣體系的析出改善研究[J].山東化工,2021,50(14):22-23》,由【粉體技術網】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