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鈣的復配產品,通常是指以碳酸鈣組分為主體(>50%),配比一定比例的其它合成的或天然礦物粉體混合加工制造的造紙專用產品,也包括PCC與GCC的混配加工品。
從加工技術和使用技術上來說,任何一種具有較高白度、加工成本低、不對造紙生產工藝與紙張產品品質造成大的負面影響的天然或合成礦物粉體及有機合成顏料,原則上都可以作為碳酸鈣復配產品的原料。
目前適用于造紙復配碳酸鈣顏料的常用改性劑有20多種,其應用原則應根據客戶對復配產品的用途、使用場合、使用目的的不同精心選擇。錯誤的選擇將對紙廠的應用造成較大的負效應,甚至無法使用。
碳酸鈣及其復配產品的改性根據工藝的不同可分為干法改性和濕法改性兩類。濕法改性更適應碳酸鈣及其復配的漿料產品。PCC的改性可以在生產過程未干燥前進行,亦可在碳化過程同時進行。與GCC的改性,可以在濕法超細研磨過程或漿料產品儲存罐中進行,亦可在配礦器中進行。
基于碳酸鈣在弱堿性和酸性造紙條件下的易溶解性,采用弱酸鹽或有機高分子物進行碳酸鈣及其復配產品的改性,旨在解決造紙酸性施膠條件下的生產操作困難和單一使用碳酸鈣時含機械漿紙張在堿性條件下易于產生“纖維堿性變黑”效應。
改性劑的正確選擇不僅要考慮活化劑與碳酸鈣及其配用顏料粉體的親和混溶性,同時要考慮助劑與紙漿抄造添加的其它化學助劑的混溶性,特別是用于涂料體系的改性鈣品與常用涂料的膠料、輔料助劑的配伍效應。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