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usg7f"><big id="usg7f"></big></s>

        選礦提純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非金屬礦加工 > 選礦提純
         
        一文了解選礦工藝流程設計的一般原則和方法!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9-07-02 17:16:07    瀏覽次數:
         
          對于一個選礦廠來說,選礦工藝設計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最終選礦指標的好壞、投資建設費用的多少與投產后生產成本的高低,因此,選礦工藝流程設計時,應選擇工藝成熟、技術先進、生產可靠、經濟效益高的方案,并遵循以下原則和方法。
          
          一、選礦工藝設計的整體原則
          選礦工藝流程設計,應以經審查或批準的選礦試驗報告中推薦的工藝流程為基礎,并借鑒類似生產廠的生產實踐經驗進行。
          確定選礦工藝流程時,對選礦試驗報告中提出回收的伴生礦物,應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取舍。
          確定選礦產品方案及技術指標時,應以提高經濟效益為原則,經方案比較,確定回收產品的種類、質量及回收率為主要指標,并應借鑒類似生產廠的數據,采用平均先進指標。
          選礦設備應大型化。工藝流程相同時,大型選礦廠宜為2-3個系列,工藝簡單或成熟的可為1個系列,中型、小型選礦廠宜為1-2個系列。具體系列可通過方案比較后確定。
          當入選原礦中主要有用、有害礦物含量變化大,或供礦點多、礦石類型復雜時,應有配礦設施。
          常規碎磨流程宜降低破碎產品粒度,多碎少磨。破碎最終產品粒度,應根據礦山選礦廠的規模、礦石性質及選用的碎磨設備確定。
          采用回水流程的設計應設置投產前期無水可回時能保證正常供水的設施。
          
          二、破碎篩分
          
          當礦石不粘結、不成團、不堵塞破碎篩分設備時,大、中型礦山選礦廠應采用三段或二段一閉路流程,小型選礦廠宜采用兩段一閉路流程。當破碎產品作為球磨給礦時,常規破碎產品粒度宜小于或等于15mm,超細碎產品宜小于12mm;作為棒磨給礦時,破碎最終產品粒度宜小于25mm。
          當礦石含泥、粉礦多,并在干旱地區,礦石不粘時,宜采用閉路篩分破碎流程。在旱、雨季明顯地區,旱季礦石不粘不堵時,宜采用能開能閉的破碎篩分流程。當礦石含泥、含水較多,但不成團,且為中等粘性時,可采用開路破碎流程。
          在給礦中,小于排礦產品粒度占20%以上時,宜設預先篩分。
          粗碎前應設置原礦倉。中細碎篩分設備兩臺以上(含兩臺)宜設置中間分配礦倉。
          大型廠中碎機給礦,最終產品粒級含量大于15%或含粉礦較多時,中碎前應設置干式強化篩分,產出部分為最終產品。給礦中含粉夾泥且潮濕時,可采用洗礦流程,但必須進行論證后確定。
          
          三、擦洗
          當通過擦洗、分級方法,能使礦石排除有害組分、提高產品質量、品級或改善后加工性能時宜采用擦洗礦流程。
          單一的擦洗礦流程,實驗室試驗可以作為設計依據。
          擦洗礦流程中不宜設置中間礦堆或易于堵塞的貯倉。
          
          四、磨礦分級
          不同產品粒度磨礦分級流程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磨礦產品粒度為0.5mm-3.0mm時,可采用一段棒磨流程。
         ?。?)磨礦產品粒度小于0.074mm的含量小于或等于70%時,宜采用一段球磨流程。
         ?。?)磨礦產品粒度小于0.074mm的含量大于70%時,宜采用兩段磨礦流程。
         ?。?)小型選礦廠磨礦產品粒度小于0.074mm含量小于80%時,宜采用一段球磨流程。
          采用開路破碎,人磨粒度大于25mm時,大中型選礦廠第一段磨礦宜采用棒磨流程。
          當有用礦物嵌布粒度不均勻和易于過粉碎時,宜采用棒磨或階段磨礦流程。
          礦石中含泥、水和粘土及可塑性泥團較多,且難以采用常規碎礦及洗礦方法處理時,應采用自磨及半自磨流程。
          當磨礦產品中鐵離子影響選別產品質量時,應采用礫磨或特殊磨礦介質的磨礦流程。
          
          五、重選
          重選工藝流程設計,應依據礦石性質、選礦試驗報告、礦山選礦廠建設規模,以及類似化工礦山選礦廠生產實踐,做到“早丟多丟,早收多收”。
          重選的入選粒度,應根據選礦試驗報告并結合所選用的設備確定。
          有用礦物與脈石礦物的比磁化系數差異小,且密度差異較大時可采用重選流程。
          重選作業分選前,可設置分級、脫泥等作業。重介質選礦的入選礦石,在分選作業前,應設置篩分脫泥作業。當礦石含泥量大于5%時,宜設置洗礦作業。
          重選的中間產品,應按物料性質分別集中磨選。中礦可采用先選后磨流程,也可采用先磨后選流程。礦石性質復雜,難以分離的中礦,宜采用其他方法處理。
          
          六、磁選
          對適宜進行干式磁選的礦石,宜在較粗粒度條件下采用干式磁選的方式預先拋除部分廢石。粗粒干式磁選拋廢入選粒度應依據試驗結果確定。
          對有用礦物粗細粒不均勻嵌布的礦石,宜采用階段磨礦階段選別流程。
          強磁性礦物在磁選作業后再進行磨礦分級、細篩分級或磁選作業時,應先對礦漿進行脫磁處理。
          在強磁選作業之前,應設置脫除強磁性礦物的作業。
          在強磁選作業之前,應設置隔粗作業。
          當采用細篩作業可提高精礦品位時,宜設置細篩作業。
          
          七、浮選
          對于易泥化礦石,在浮選作業前宜設置脫泥作業。
          在入浮作業前應設置調漿作業。
          精礦品位要求高,有用礦物嵌布較細時,應采用精礦多段磨選流程。
          在不影響浮選作業選別指標的條件下,宜提高礦漿的入選濃度。提高入選濃度范圍應根據選礦試驗確定。
          在多段選別流程中,中礦返回地點應由試驗結果確定,設計中可依據精礦質量要求及中礦性質等因素進行調整。
          
          八、脫水
          當采用陶瓷過濾機、壓濾機脫水,若能使細粒精礦水分小于或等于10%時,宜采用二段脫水。
          細粒精礦水分小于或等于8%時,宜采用三段脫水。
          重選和磁選作業的粗粒精礦,可采用沉淀池、脫水篩、脫水倉進行一段脫水。
          要求細粒尾礦干排放時,宜采用濃縮后過濾兩段脫水流程。
          選礦廠位于寒冷地區,精礦粉水分大于10%,精礦外運時,冬季宜采用有干燥的三段脫水流程或其他方法解決運輸凍結問題。
          散裝外運粗粒精礦,水分不宜小于4%,細粒精礦水分不應小于6%。當水分小于4%的粗粒精礦和水分小于6%的細粒精礦外運時,宜用袋裝運輸或專用車輛運輸。



        時間:7月10-12日,地點: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內容聚集:
         ?。?)如何高效除鐵?
         ?。?)如何綠色提純增白?
         ?。?)如何提高精礦的純度?
         ?。?)如何提高礦石的附加值?
         ?。?)如何選擇低成本的提純工藝?
         ?。?)如何不盲目的做設備選型?
         ?。?)如何優化生產工藝?
         ?。?)如何提高選礦回收率?
         ?。?)如何做好循環水及尾礦回收處理?

          報名聯系:
        張   棟:13521444038(微信同號)
        2019年非金屬礦精細提純技術高級研修班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相關信息 更多>>
        一文了解選礦工藝流程設計的一般原則和方法!2019-07-02
         
        我要評論

        人物訪談 更多>>

        企業動態 更多>>

        熱點綜述 更多>>

        自愉自愉自产国产91|性欧美VIDEOFREE护士动漫3D|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超频国产在线公开视频|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s id="usg7f"><big id="usg7f"></b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