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usg7f"><big id="usg7f"></big></s>

        協會要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協會要聞
         
        顆粒技術領域專業期刊《顆粒標準化》——總第9期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7-05-26 10:33:56    瀏覽次數:
         
        貫徹實施《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重點任務分工(2017-2018年)
          
          為貫徹實施《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13號),協同有序推進標準化工作改革,確保第二階段(2017—2018年)各項重點任務落到實處,現提出如下分工。
          一、基本建立統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根據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結論,對擬廢止的強制性標準公告廢止;對擬轉化為推薦性標準的強制性標準公告轉化,使其不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盡快完成文本修改;對擬整合或修訂的強制性標準,分批提出修訂項目計劃,推進整合修訂工作。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完善強制性標準管理制度。強制性標準要守住底線,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足社會經濟管理基本要求。(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牽頭,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快構建協調配套的推薦性標準體系。落實推薦性標準集中復審意見,做好后續廢止、修訂、轉化等相關工作,有效解決標準滯后老化問題。進一步明晰各層級推薦性標準制定范圍,厘清各類標準間的關系,將推薦性標準范圍嚴格限定為政府職責范圍內的公益類標準,逐步縮減現有推薦性標準的數量和規模,為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留出發展空間。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著力提高推薦性標準供給質量。加強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備案協調性審查,及時做好備案標準信息維護工作。(國家標準委、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發展壯大團體標準。組織制定團體標準管理辦法,明確制定原則,嚴格制定程序,構建團體標準自我聲明和信息公開制度、團體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規范,建立第三方評估、社會公眾監督和政府監管相結合的評價監督機制,推動團體標準制定主體誠信自律。擴大團體標準試點,逐步形成一批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制定機構。鼓勵社會團體發揮對市場需求反應快速的優勢,制定一批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優化標準供給結構,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鼓勵在產業政策制定以及行政管理、政府采購、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工作中適用團體標準。(國家標準委、民政部牽頭,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進一步放開搞活企業標準。全面實施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逐步取消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鼓勵標準化專業機構對企業公開的標準開展比對和評價,發布企業標準排行榜。建立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培育標準創新型企業。探索建立企業標準化需求直通車機制。支持標準化服務業發展,完善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牽頭,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開展以隨機抽查、比對評價為主的企業標準公開事中事后監管,對依據標準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開展監督檢查,并將結果納入全國企業質量信用檔案數據庫。(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等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增強中國標準國際影響力。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治理,增強標準國際話語權。建立中外標準化專家合作交流機制,鼓勵中國專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工作。實施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與沿線重點國家在國際標準制定、標準化合作示范項目建設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探索建立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快速通道,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承擔國際標準組織技術機構領導職務和秘書處工作,將國有企業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取得的重大工作成果納入考核體系。鼓勵和規范外資企業參與標準化工作。探索建立中外城市間標準化合作機制。組織翻譯一批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以及對外經貿合作急需標準,推進重點領域標準中外文版同步制定工作,推動中國標準海外應用。積極開展中外標準比對分析,加快提升國際國內標準水平一致性程度,主要消費品領域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達到95%以上,裝備制造業部分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90%以上。(國家標準委牽頭,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全面推進軍民標準融合。大力實施軍民標準通用化工程,推動軍用裝備和設施采用先進適用的民用標準,將先進適用的軍用標準轉化為民用標準,軍地協作制定一批軍民通用標準。建設軍民標準化信息資源共享平臺,開展軍民標準化技術組織共建共享,加大國防和軍隊技術專家參與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范圍和力度。明確軍民通用標準的制修訂程序,逐步形成軍民標準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工局牽頭,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提升標準化科學管理水平。強化科技與標準的互動支撐,加大科技研發對標準研制的支持力度,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為技術標準試點,加快推進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科技部、國家標準委牽頭,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標準化管理機制創新,探索建立有利于發展新產業、培育新動能的標準化工作模式和運行機制。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標準制定效率,縮短標準制定周期。加強標準立項評估工作,強化標準制修訂過程監督,建立標準實施評估機制,健全標準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動態管理,完善考核評估機制,公開考核評估結果,強化結果應用。(國家標準委、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推動公益類標準向社會公開。研究制定國家標準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在遵守國際(國外)標準組織版權政策前提下,免費向社會公開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國家標準文本。推動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文本向社會免費公開。加強全國標準信息網絡平臺建設,提供標準信息的公益性服務。(國家標準委牽頭,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快標準化法治建設。加快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修訂工作,爭取盡快出臺,實現改革于法有據。(國務院法制辦、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牽頭負責)
          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配套規章立改廢工作,協調推動各有關部門、各地方標準化立法工作,推進標準化法治體系建設。(國家標準委、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推動地方標準化工作改革發展。健全地方政府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確保機制有效運行。完善支持標準化發展的政策激勵機制。大力推進“標準化+”行動,促進標準化與各領域融合發展,強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行政許可、政務公開和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標準化工作。嚴格依據強制性標準開展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探索開展標準實施評估。深化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標準化協作,發揮城市標準化創新聯盟等平臺機制作用,統籌協調跨區域跨領域的重大標準化問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標準化改革試點。(國家標準委、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標準化學歷教育,加強標準化人才培養。建設高水平標準化智庫,吸納國內外頂尖人才為標準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撐。著力培養標準化管理人才,造就一批理論與實踐并重、既懂專業又善于標準化管理的綜合型人才。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設立標準化相關研究機構,大力培育標準化科研人才。探索建立企業和高等院校、職業學校、標準化科研機構聯合培養人才的市場化機制,將標準化知識納入職業技術工人培訓內容,加強企業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快落實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規劃,選拔培養一批懂專業、懂外語、懂規則的國際標準化人才。(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標準委牽頭,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強化標準化經費保障。各級財政應根據工作需要統籌安排標準化工作經費,對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推薦性標準優化完善以及標準國際化等重點任務給予積極支持。廣泛吸納社會各方資金,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方式設立標準化專項基金,探索建立標準創新融資增信制度,形成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支持標準化創新發展。(財政部、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牽頭,各有關部門、各省級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加強對標準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落實責任分工,確保各項任務按時保質完成。
          
        2017年國家標準立項指南
         
          為貫徹《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國發[2015]13號)和《2017年標準化工作要點》,做好2017年國家標準立項工作,從源頭上保障國家標準的質量、協調性和公益性,推動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特制定本指南。
          一、立項原則
         ?。ㄒ唬┞鋵嵏母?,優化體系。圍繞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和推薦性標準集中復審結論,持續推進標準制修訂工作,不斷優化國家標準體系結構。
         ?。ǘ蚀_定位,明確范圍。強制性國家標準嚴格限定在安全、健康和環保的范圍內。推薦性國家標準重點制定基礎通用、與強制性標準配套的標準,確保新立項標準屬于政府職責范圍內,突出公益屬性,減少一般性產品標準。
         ?。ㄈ┩怀鲋攸c,服務需求。緊密圍繞國家產業轉型發展、科技創新和社會事業發展急需,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積極響應社會關切。
          二、立項范圍
         ?。ㄒ唬┥罨瘶藴驶母锶蝿障嚓P項目
          基于2016年形成的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結論和推薦性標準集中復審結論,2017年應持續推進相關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1.強制性國家標準:重點支持《關于印發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結論的通知》(國標委綜合函〔2017〕4號)中需整合、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國務院各有關部門應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按照輕重緩急盡快提出相關項目的立項申請。除此之外的其他急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在符合《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精神的前提下,國務院有關部門應充分論證后提出。
          2.推薦性國家標準:重點支持集中復審結論為修訂的推薦性國家標準項目,歸口單位應結合工作實際情況做好項目申報工作。
         ?。ǘ┲螄抑卮笠巹澕捌渌匾椖?br />   具體包括:
          1.《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涉及的項目。
          2.《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提出的工業基礎、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標準項目,以及十大重點領域標準項目。
          3.《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的重點領域標準、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消費品標準項目。
          4.《2017年標準化工作要點》中涉及的標準項目。
          5.《關于開展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的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產權交易服務、新型城市建設、城鎮化布局和形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標準項目。
          6.《生活性服務業標準化發展“十三五”規劃》中10大重點任務涉及的相關項目,以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涉及的相關項目。
          7.采用國際標準、國際國內同步推進的標準項目。
          8.政府履行職能所需的基礎公益類標準項目。
         ?。ㄈ﹪彝馕陌骓椖?br />   重點支持《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5-2017)》以及國際產能合作所需國家標準的外文版,支持中國產品、技術、裝備走出去的外文版項目。鼓勵重要國家標準的中、外文版同步制定。采用國際標準的,不列入國家標準外文版翻譯計劃。
         ?。ㄋ模﹪覙藴蕵悠讽椖?br />   重點滿足科研和產業發展需要的研復制標準樣品。優先支持《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節能減排、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涉及的標準樣品項目。
          三、立項要求
         ?。ㄒ唬娭菩試覙藴薯椖坑蓢鴦赵焊饔嘘P部門根據職責提出,可委托有關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開展起草和技術審查工作。
          整合精簡結論為“轉化為推薦性”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國家標準委將一次性下達轉化計劃,由原歸口單位負責修改標準強制條款并形成新的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
         ?。ǘ┩扑]性國家標準由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行業協會、集團公司,各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各省級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項目的征集、遴選和申報工作。省級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申報的項目,應提前與相關技術委員會或歸口單位進行溝通協調。
          各行業部門、省級標準化主管部門和技術委員會應采取公開透明的方式,廣泛征集各界需求,特別是新產業新業態對標準的需求;認真評估項目提案,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擇優遴選項目牽頭單位,注重吸收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企業代表參與標準起草,促進外資企業公平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
          在研項目數量過多的技術委員會應主動減少新項目申報,并盡快完成已下達的計劃。
         ?。ㄈ﹪覙藴薯椖恐菩抻喼芷趹刂圃?4個月之內(從下達計劃至完成報批)。超過24個月的項目建議先期開展預研工作,完善標準草案后再行申報。
         ?。ㄋ模﹪覙藴什扇‰S時申報項目、定期下達計劃的方式,一般每季度下達一次。(五)有以下情況之一的,不予立項:
          ——未提交2016年度推薦性國家標準集中復審結論的;
          ——技術委員會(或歸口單位)項目完成率低于67%;
          ——項目申報未通過技術委員會委員投票程序;
          ——技術委員會未提交2016年年報。
          四、項目管理
         ?。ㄒ唬╉椖肯逻_后,各有關單位要強化標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標準制修訂進度、資金使用、公開征求意見等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
         ?。ǘ﹪覙藴薯椖肯逻_后,項目名稱(范圍)、完成時間、歸口單位原則上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技術委員會或歸口單位應通過“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信息系統”提交申請,經行業主管部門和國家標準委批準同意后再行調整。項目延期申請應在原定完成時間半年之前提出。
         ?。ㄈ┘夹g委員會應嚴格規范標準制修訂經費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公開性、透明度。嚴禁通過攤派、有償署名、按出資排序等方式收取不合理費用。
          
        中國顆粒學會團體標準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
          
        中國顆粒學會團體標準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

          中國顆粒學會團體標準工作委員會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于2017年2月28日在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召開?! ?br />   會議由中國顆粒學會團體標準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兆軍研究員主持,中國顆粒學會陳運法理事長到會致辭并講話。
          陳理事長首先歡迎并感謝到會的各位委員對學會工作的支持,并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嚴把質量關,快速響應創新和市場對標準的需求,填補現有標準空白,爭取使學會制定的每一項標準都能規范并促進顆粒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李兆軍主任向與會委員介紹了國家關于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政策與思路、學會團體標準工作開展的背景與初步制定的工作方向及學會已經開展的工作,并表示愿與大家一起努力,爭取能使中國顆粒學會團體標準委員會能像美國ASTM一樣穩步發展,成為“百年老店”。
          在隨后的會議議程中,與會委員審議通過了學會團體標準工作委員會管理辦法、工作程序;審查討論了《分散體系穩定性測量-多重光散射法(MLS)》、《氣固反應-微型流化床法》兩項標準草案,討論了部分新項目立項建議。

         
        “粉體技術團體標準研討會順利召開
         
        “粉體技術團體標準研討會”順利召開
         
          3月桐鄉,春暖花開,春雨綿綿。為落實粉體協會“十三五”標準化戰略,部署2017年標準化工作重點,北京粉體技術協會于2017年3月23日在浙江桐鄉舉辦了“粉體技術團體標準研討會”,廣邀協會專家,集思廣益,以探索開展團體標準工作的新模式,促進團體標準健康有序發展。
          參會專家同行來自全國各地,專業涉及顆粒、粉體的測試方法、標準物質、測量儀器設備等領域: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國過程工程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國計量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中國顆粒學會、江蘇顆粒學會、上海顆粒學會、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嶗山應用技術研究所、北京海岸鴻蒙標準物質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海秋(北京)新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真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北京九州鵬躍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派專家參會。
          會議首先由協會名譽理事長,行業的奠基人胡榮澤先生致辭,回顧了粉體行業的發展歷史,并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北京粉體技術協會秘書長周素紅介紹了作為以市場導向的團體標準的地位、立項的要求,并介紹了GB/T20004.1—2016《團體標準化第1部分:良好行為指南》的主要內容。
          會議期間中國顆粒學會團體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科院過程所李兆軍研究員,以及來自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的高原工程師,就顆粒學會和分體協會團標工作進行情況了介紹,提出了團標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帶來的機遇,為以后得工作開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任玲玲研究員為大家做了“石墨烯NQI項目的精彩介紹”,其中的石墨烯應用及評價技術等關鍵問題引起同行專家的積極反響。中國計量院高思田研究員做了“關于納米顆粒測量準確性問題”的報告,提出顆粒測量過程中很多關鍵問題,是未來粉體技術領域標準制定中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工作。
          由中國計量院張文閣研究員聯合青島嶗山應用技術研究所、北京九州鵬躍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pm2.5測量儀性能測試方法"作為北京粉體技術協會的首個標準項目的建議案,在會上進行了審議,與會專家進行了逐字逐句的討論修改。并一致建議:盡快起草制定一個“pm2.5測量儀規格指標”的團體標準并在行業內發布實施。由珠海真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秦和義商務經理針對目前粉體技術名詞術語不規范,提出了“名詞術語粉體測試技術”標準項目的建議案,江蘇顆粒學會楊毅秘書長做了詳細的補充,提出了“名詞術語”的標準框架,即:“名詞術語:粉體產品”;“名詞術語粉體制造”;“名詞術語:粉體特性”。專家在充分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一致推舉沈建琪老師作為團體標準"pm2.5測量儀性能測試方法"的主審專家。負責標準的技術審核工作。兩個標準建議案的提出,具有行業標準領跑者的意義。
          會議期間李兆軍研究員倡議建立團體標準互認制,得到了在場的中國顆粒學會、北京粉體技術協會、江蘇顆粒學會、上海顆粒學會的專家積極響應,并愿意作為發起人參加相關活動。
          北京粉體技術協會下一任理事長候選人中國計量院高思田研究員表示要積極參加到粉體團標建設中來,將大院大所的項目與粉體行業發展相對接。
          經過熱烈的研討,各與會專家在對團標工作的理解和未來開展方面達成初步共識。同時也希望各位專家在各自的學科領域中,以學術研究為基礎,不斷將科技研究成果產業化,推進團體標準在粉體行業的發展,解決粉體行業技術標準的缺失問題。秘書處今后會陸續適時地召開專題研討會,進一步切磋、探討以及合作,為粉體技術的發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為推動粉體團體標準的可持續性發展保駕護航。
          
        以百特儀器為實驗手段發表文章的統計分析報告
          
          1、前言
          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中國著名的粒度測試技術研發基地和專業的粒度儀器制造商,是遼寧省軟件企業、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遼寧省守合同重信譽企業。同時還是中國顆粒學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顆粒測試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國非金屬礦協會加工利用專委會理事長單位。
          本報告統計并分析了近十五年(2001–2016年)采用百特儀器進行科學研究并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的420余篇文獻(搜索日期為2017年2月25日,2017年已經發表的十多篇文章不在本次統計分析范圍內)。通過對發表的文章的數量、質量(以影響因子為指標)、用戶單位、測試的材料、應用領域或行業等方面的分析,使用戶對百特公司生產的儀器的性能及在科學研究領域的應用情況有較為全面的了解。
          2、文獻統計分析結果
          2.1總體情況
          經過搜索統計,從2001年到2016年共查到以百特儀器為試驗手段發表的文章共計423篇,其中中文文獻142篇,英文文獻281篇,詳見表1。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由表1中數據可以看出,2001–2008年的八年間,以百特儀器為試驗手段發表的文章數量較少,共計40篇,其中英文文章僅有9篇,中文文章也只有31篇。2009-2016年的八年間,以百特儀器為試驗手段發表的文章數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其中英文文章達到272篇,同比增長29.2倍;中文文章111篇,同比增長2.6倍。尤其是英文文章數量增加明顯,2016年英文文章數竟量達到69篇,中英文文章總數竟達到86篇。發表的研究成果數量快速增加,表明科研單位對丹東百特公司儀器在國內外的研究界認可度在顯著提高,進而表明百特儀器在測量精度、適用范圍以及用戶體驗等方面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通過圖1可以直觀地觀察到使用百特儀器為實驗手段每年發表文章的數量在快速上升。其中英語文章增幅較大,特別是在2010年以后,英文文章數量保持了快速穩定增加。由于英文文章在國際上有更廣闊的讀者和更嚴格的評審體系,說明使用百特儀器為實驗手段所得到的測試結果越來越得到國際研究人員和機構的認可,國際科研人員也將百特儀器應用到更重要的研究領域,發表文章的質量和影響力也大幅度提高,同時也顯著地提升了百特儀器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2百特儀器型號分析
          表2統計了各種型號儀器對應的中英文文章數量。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由表2對應的柱狀圖(圖2)可以看出所用的百特儀器的型號有20余種,其中以BT-9300H,BT-9300S,BT-1000,BT-1600和Bettersize2000等型號儀器為實驗手段發表的文章數量較高,需要說明的是有的文章使用了兩種甚至三種型號的百特儀器。使用頻率最高的儀器型號為BT-9300H,采用該粒度測試儀器發表的文章總數高達129篇。BT-9300H激光粒度儀是一種性能優良的粒度分布儀,據統計這種儀器已經生產并銷售了2000多臺,是國內乃至世界產銷量最多的一種型號的激光粒度儀。它采用進口的半導體激光器,壽命長、單色性好;采用專門設計的由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制造的大尺寸高靈敏度光電探測器陣列;采用蠕動循環泵和微量樣品池兩種進樣方式;采用全程米氏理論和高靈敏度的數據反演處理方式;采用高精度的數據傳輸與處理電路等一系列先進的技術和制造工藝,使該儀器具有準確可靠、測試速度快、重復性好、操作簡便等突出特點,是集激光技術、計算機技術、光電子技術于一體的高性價比的粒度測試儀器。統計結果充分證明這種粒度儀不但在產業界得到廣泛應用,在科學研究領域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中文文獻中,各種型號的儀器使用情況見圖3。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由圖3可以看出,使用頻率較高的儀器型號依次為BT-9300H>BT-1000>BT-1600=Bettersize2000。BT-9300H之前已有詳細介紹,而BT-1000粉體綜合特性測試儀是一種主要用于評價粉體流動性的儀器,該儀器測試項目包括休止角、崩潰角、平板角、分散度、松裝密度、振實密度等參數,通過上述測試數據得到差角、壓縮度、空隙率、均齊度等指標,還能通過卡爾指數得到流動性指數、噴流性指數等參數。其特點是一機多用、操作簡便、重復性好、測定條件靈活多樣、適合多種標準等。這種儀器在研究和設計粉體包裝、貯存、輸送以及宏觀性能評價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為科研生產中粉體綜合特性測試與評價的普遍開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定量的分析手段。
          BT-1600圖像顆粒分析系統是一種通過顯微圖像進行顆粒粒度及形貌分析的多功能顆粒分析系統。該系統包括光學顯微鏡、數字攝像頭、顆粒圖像處理與分析軟件、電腦、打印機等部分組成,是傳統的顯微測量方法與現代的圖像處理技術結合的產物。它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通過專用數字攝像機將顯微鏡的圖像拍攝下來并傳輸到電腦中,通過專門的顆粒圖像分析軟件對顆粒圖像進行處理與分析,得出每一個顆粒的粒度、長徑比、圓形度等參數,再通過顯示器和打印機輸出分析結果。BT-1600圖像顆粒分析系統具有直觀、形象、準確、測試范圍寬以及自動識別、自動統計、自動標定等特點,是科研、生產領域中的一種操作簡單、適應領域廣泛的粒度粒形分析手段。
          Bettersize2000激光粒度儀是世界首創的雙鏡頭光路系統的的智能型的激光粒度儀,因為有前向和后向探測器,散射光探測角度大,因而增加了測量范圍和測量精度,由于具有多達90個探測器,使系統的分辨力很高。同時具有自動測試、自動對中、自動進水、自動排水、自動消除氣泡、自動清洗等特殊功能。與國內外激光粒度儀采用膠合富氏透鏡不同的是,Bettersize2000采用獨特設計的高精度透鏡組,成像清晰,畸變很小,保證了微弱的、各種角度的散射光信號無一漏網。這些獨特技術使該儀器具有測試范圍寬(0.02-2000μm)、結果準確可靠、重復性好、分辨力高、操作簡便、測試速度快等突出特點,是集激光技術、計算機技術、光電子技術于一體的新一代粒度測試儀器,特別適合企業、高校、研究院所等實驗室選用。
          在英文文獻當中,各種型號的儀器使用情況見圖4。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由圖4可以看出,使用頻率較高的儀器型號依次為BT-9300H>BT-9300S>BT-1000>Bettersize2000。BT-9300S激光粒度儀由于引入雙鏡頭技術,使這種經濟型激光粒度儀具有了高精度和廣泛的適應性,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激光粒度儀。這種儀器采用分體式金屬外殼設計,對外界干擾信號具有較強的屏蔽作用,保證了儀器極其穩定。同時具有自動對中、自動進水、自動水位測量、循環流量可調等功能。使該儀器具有準確可靠、測試速度快、重復性好、操作簡便等突出特點,特別適合中小企業、高校、研究院所等實驗室選用。
          2.3發表英文文章的期刊水平分析
          使用百特儀器為實驗手段發表的文章涉及中文期刊100余種共計142篇文章,英文期刊180余種共計281篇文章。其中包括國際知名雜志如:ChemistryofMaterials、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JournalofPowerSources,AppliedEnergy,JournalofMembraneScience,
        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BioSourceTechnol等。在281篇英文文獻當中,對應期刊的影響因子(IF)大于2.0的有152篇,占54.1%,其中發表在影響因子5.0以上的期刊中(部分文章的詳細信息列于表3),占5.3%,共計15篇;發表在影響因子在4.0~5.0的文章占8.8%,共計25篇;發表于2.0~3.0和3.0~4.0之間文章占的比例均在20%左右,共計112篇。統計過程還發現,發表在影響因子高的期刊的文章,大都是近幾年發表的,說明近年來采用百特儀器發表的文章的水平在逐漸提升。不同影響因子期刊中發表英文文章數量見表3、圖5。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表3、圖5充分說明了用百特儀器為試驗手段發表的高水平英文文章逐年增加,說明了國內外科研人員對百特激光粒度儀、百特圖像顆粒分析儀和百特粉體綜合特性測試儀的認可和信賴。
          2.4儀器用戶情況分析
          在統計到的使用百特儀器為實驗手段所有發表的423篇文章中,第一作者單位涵蓋了國內外高校、研究所和公司,共計170余個(由于一些文章涉及多個研究單位合作,無法得知儀器歸屬于哪一個單位,以第一作者單位進行統計)。其中國內高校110多所,國內研究院所27所,國內公司12家;國外高校及研究所14所。它們的分布情況如圖6所示。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圖6說明百特儀器用戶目前還主要集中在國內,涵蓋了不少一流的研究院所和高校,詳見表4。
          在發表的文章當中,第一作者單位為國外的科研單位的,這些單位的分布情況見圖7。百特公司的儀器出口已經出口到韓國、美國、加拿大、土耳其、越南、馬來西亞、日本、印度、俄羅斯等四十多個國家,說明百特公司的儀器已經具備國際一流水平,在國外科研單位已經逐步得到認可。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2.5應用行業分析
          
          在所有發表的文章中,儀器應用的領域和行業非常廣泛,涉及80多個領域或行業。圖8列出了文章出現頻率較高的36個領域或行業,其中使用百特儀器發表文章最多的10個領域或行業有食品、醫藥、鋰離子電池、聚合物合成、環保、生物技術、陶瓷加工、復合材料、粉體加工和無機粉體等領域或行業?! ?/span>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圖8.儀器的不同應用領域和行業發表文章數量柱狀圖
         
          使用百特儀器為測試手段發表文章所涉及的領域或行業的比例分布圖見圖9。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圖9列舉了百特分析儀器在幾十個行業和研究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充分說明百特儀器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2.6儀器測試材料分析
          在用百特儀器為測試手段發表的文章當中,涉及的具體材料達到數百種,其中較多的有食品、復合材料、金屬化合物、聚合物、淀粉、藥物、氫氧化物、鋰電材料、非金屬粉體和涂飾材料等。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圖10.百特儀器所測試材料發表文章數量柱狀圖.
          
        百特激光粒度分析儀
        圖11.百特儀器所測試不同材料發表文章比例分布圖.
          
          3、結論與展望
          據了解,近年來百特儀器在技術性能上有了質的飛躍,激光粒度儀的雙鏡頭光學技術、正反傅里葉光學技術、激光/圖像二合一顆粒分析技術、動態圖像顆??焖僮R別技術、粉體材料折射率測量技術以及自動測試技術等均為世界首創。這些新技術使百特儀器不僅在產業界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應用,在學術界的科研活動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百特儀器不僅在國內有8000多家用戶,在國外也已經有600多家企業、高校和研究所用戶。從統計數據看,近三年利用百特儀器為試驗手段的文獻在數量上和質量上有了顯著的增加,正好說明百特儀器在技術性能提升并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得到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廣泛認可??梢灶A見,作為粉體材料粒度、粒形和其它物理特性的重要分析手段,百特儀器將在生產、科研等領域將起到將越來越大的作用。
          本人作者: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高加儉蘇發兵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中國粉體技術網微信公眾號 粉體技術網 bjyyxtech
         
        相關信息 更多>>
        顆粒技術領域專業期刊《顆粒標準化》——總第9期2017-05-26
         
        我要評論

        人物訪談 更多>>

        企業動態 更多>>

        熱點綜述 更多>>

        自愉自愉自产国产91|性欧美VIDEOFREE护士动漫3D|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超频国产在线公开视频|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s id="usg7f"><big id="usg7f"></b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