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電陶瓷能夠實現機械能和電能的相互轉化,廣泛應用于傳感器、換能器和驅動器等。以鋯鈦酸鉛(簡稱PZT)為代表的傳統鉛基陶瓷雖然性能優異,但鉛的毒性對環境和健康提出了嚴重的挑戰。鈮酸鈉鉀(KNN)基陶瓷由于其較高的壓電系數和居里溫度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無鉛壓電陶瓷體系之一。
近日,清華大學李敬鋒等人在提高KNN基無鉛材料溫度穩定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課題組通過在KNN基陶瓷中摻雜適量MnO2可獲得高達470pm/V的室溫壓電應變常數d33,此性能與PZT陶瓷性能相當。
該無鉛壓電陶瓷表現出優異的溫度穩定性,在100℃時仍然能夠輸出430pm/V的壓電應變,明顯優于其它已報道的無鉛陶瓷組分。
該課題組與四川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近期在關于KNN基陶瓷的壓電響應機理研究方面也取得進展,通過使用PFM壓電原子力顯微術對壓電陶瓷表面進行納米尺度表征,揭示了KNN基材料的高壓電活性與納米鐵電疇的關聯性。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