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usg7f"><big id="usg7f"></big></s>

        技術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非金屬礦應用 > 石英 > 技術進展
         
        石英長石無氟浮選分離工藝最新進展!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7-08-31 08:43:29    瀏覽次數:
         
          長石石英是兩種在地殼分布很廣的造巖礦物,可應用于陶瓷、耐火材料、玻璃等諸多領域。由于石英和長石同屬架狀結構硅酸鹽礦物,在物化性質等方面相似,如均無磁性、密度接近,目前主要采用浮選法進行分離。雖然氫氟酸法能較好地分離石英和長石,但由于HF對環境和設備污染嚴重,因此目前研究和應用比較多的是無氟浮選。
          
          1、無氟浮選原理
          目前無氟浮選法有兩種,即無氟有酸法和無氟無酸法。
          無氟有酸法的基本原理是陰陽離子混合捕收劑與在強酸性條件下呈電中性的石英表面僅能形成作用力較弱的靜電吸附和分子吸附,而與呈負電性的長石表面的A13+形成特性吸附,同時長石晶格中用于平衡電價的K+、Na+溶于礦漿時在表面形成正電荷空洞對陽離子捕收劑形成靜電吸附和分子吸附,這三種吸附作用使長石表面捕收劑吸附量大于石英表面,因此長石優先浮出。
          無氟無酸法一般是指在中性條件下加入陰陽離子混合捕收劑分選石英和長石。常用的捕收劑有胺和石油磺酸鈉,其基本原理是在中性條件下,石英、長石表面均呈負電,捕收劑在二者表面都有靜電吸附,只是在長石表面,由于A13+的存在,會形成特性吸附,當陰陽離子混合捕收劑濃度合適時,再輔以高濃度調漿等獨特工藝,會使這種吸附加速進行,最終在長石表面生成一層難溶性的疏水性膜,使得長石表面由親水變成親氣,易于浮出。對于石英,捕收劑在其表面的靜電吸附還會隨著調漿的進行,吸附量逐漸下降,從而使長石優先于石英浮出。
         
          2、擴大長石、石英表面性質差異的方法
          由上述無氟浮選原理可見,由于石英和長石的相似結構和性質,要使石英和長石有效分離,就需要尋找二者成分和結構上的微小差異,如何有效發揮長石表面Al3+的活性最為關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strong>1)調節礦漿pH
          調節礦漿pH值,主要是調節礦漿溶液中的H+或OH-濃度。
          當溶液pH=2-3時,長石表面呈負電,石英表面呈中性,帶正電的胺類陽離子會優先吸附于長石表面負電荷區,其另一端再與陰離子捕收劑發生絡合作用,這些絡合物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將大幅增強長石表面疏水性,使得長石上浮,當陰陽離子捕收劑的摩爾比小于1時,有利于礦物的疏水上浮。
          在自然中性條件下,石英與長石表面都帶負電,油酸根離子在二者表面有不同的吸附。石英表面雖然總體呈負電,但仍有局部區域呈正電,正是這些呈正電的區域會與油酸根離子之間產生靜電力和氫鍵作用等輕微的不穩定吸附,在加入抑制劑六偏磷酸鈉之后這種吸附即可脫除。
          長石與油酸根離子之間主要有3種作用,即Al3+與油酸根離子產生化學吸附生成油酸鋁、靜電吸附、氫鍵或分子吸附,雖然這3種吸附的作用力很強,但仍不能導致大量長石上浮,這時如果加入胺類陽離子捕收劑,可與油酸根離子發生吸附作用,形成類似氟化鋁的絡合物,使胺類捕收劑牢固吸附在長石上以分離石英和長石。
          在PH=11-12的條件下,以烷基磺酸鈉為捕收劑,堿土金屬離子為活化劑,可優先浮選出石英,如果再加入1-十二烷醇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可急劇提升石英回收率,且對長石影響不大。其基本原理是金屬陽離子與烷基磺酸鈉可生成中性絡合物,這些絡合物再與游離磺酸鹽離子結合在一起,共同吸附在石英表面,具有半膠束促進劑作用,使得石英上浮。因在高堿條件下,堿金屬離子增多,高于酸性溶液中的堿金屬離子含量,因此在高堿條件下,不利于外加金屬陽離子的吸附。
         
         ?。?/strong>2)改變捕收劑種類
          在不同pH條件下,使用的捕收劑也不相同。以H2SO4作調整劑的酸性條件下,使用的正浮選長石的捕收劑有:
          十二胺
          十二烷基磺酸鈉(以下簡稱:SDSO)
          十二胺:石油磺酸鈉=1:4
          石油磺酸鈉與烷基丙撐二胺
          油胺:石油磺酸鈉=1:1
          混合胺與石油磺酸鈉
          油酸鈉與十二胺
          十八胺與十二烷基磺酸鈉
          十八胺與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油胺與石油磺酸鈉;
          十二胺:陰離子捕收劑PS=1:6
          酸性條件下,石英正浮選的研究較少,主要是考慮到長石的零電點在1.5左右,在接近石英的零電點pH=2-3處,石英不荷電,長石表面荷負電,因此在該pH值條件下,長石優先浮選出的可能性較大。優先浮選石英所用的捕收劑有十二烷基二胺與十六烷基乙醚聚氧乙烯。
          在堿性條件(NaOH為調整劑)下,以堿土金屬離子為活化劑,烷基磺酸鈉為捕收劑,先浮選出石英,目前只限于實驗室研究。在自然中性條件下,常用胺和石油磺酸鈉陰陽離子混合捕收劑優先浮選出長石[4]。
          石英長石捕收劑種類的研究表明,單一的陽離子捕收劑在無氟條件下不可能有效分離石英和長石,或者效果很差,因此采用的捕收劑多以陰陽離子組合捕收劑為主。
         
         ?。?/strong>3)改變抑制劑和活化劑種類
          礦物加工中加入抑制劑的主要目的是對己經吸附在礦物表面上的藥劑進行解吸,或者是阻止捕收劑吸附到礦物表面。
          常用于抑制石英的有六偏磷酸鈉和水玻璃,后者也有分散劑作用。六偏磷酸鈉對石英的抑制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己經吸附在石英表面的油酸進行解吸,阻止捕收劑十二胺對石英的吸附。研究認為,六偏磷酸鈉對石英的選擇性抑制作用與油酸鈉對長石的選擇性活化是互為依存的。六偏磷酸鈉對石英的抑制效果會在溶液pH高于某值后消失。鑒于六偏磷酸鈉對石英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石英提純的反浮選作業。除了六偏磷酸鈉之外,如果各種藥劑配比不當,也會對礦物產生抑制作用,如NaOH、過量的月桂酸、過量的油酸對于鈣離子活化后的石英等有抑制作用,因為油酸會與吸附在石英表面的Ca2+發生反應,生成Ca-(OOCR)2。
          在溶液中外加金屬陽離子,可改善長石與石英的可浮性。石英和長石經Cu2+、Ca2+、Pb3+活化后,以油酸鈉為捕收劑時,石英對Cu2+的吸附能力最弱,但比對Pb3+的吸附要稍好些,對Ca2+的吸附能力比Cu2+、Pb3+好,被這3種離子活化后的石英可浮性最好的是Ca2+。這是因為Cu2+、Ca2+、Pb3+在水溶液中多呈羥基絡合物八面體狀態存在,更易穩定地與其他多面體共棱連接結合,而石英表面具有大量橋氧和Si-O官能團,只能以共角頂的方式結合金屬離子,因此作用力較弱,這就是石英對這3種離子的吸附能力都不是很好的主要原因。而吸附于石英表面的Cu2+、Ca2+完全暴露在外,且有較強的剩余鍵價,與油酸根的結合力大于金屬離子與石英表面的結合力,這是石英能被Cu2+、Ca2+很好活化的原因。配位能力很強的鉛離子,更傾向于與金屬離子氧多面體共棱相連,而石英表面不能滿足其配位要求,因此石英不能很好地被鉛離子活化。長石對這3種離子的吸附和被活化的規律與石英類似,但效果均不及石英,特別是在銅離子活化下,筆者認為,這是由于長石在溶液中。有較多的金屬離子溶出,如Al3+、K+、Na+等,這些溶出的離子會與吸附于長石表面的金屬離子作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與油酸根離子結合的吸附于長石表面的金屬離子的數量和鍵價。有學者研究了以Ca2+、Ba2+、Sr2+、Mg2+ 4種堿土金屬陽離子作活化劑,烷基磺酸鈉作陰離子捕收劑時,從長石中分離石英的可能性。結果表明,在pH值較高(11.2)時,在有Ca2+、Ba2+、Sr2+存在的情況下,采用磺酸鹽進行浮選,石英才會上浮。與Ca2+、Ba2+、Sr2+-十二烷基磺酸鈉系統相比,Mg2+-十二烷基磺酸鈉系統的捕收能力較差,原因是Mg-十二烷基磺酸鈉的溶解度較高。
          金屬離子對石英的浮選活化作用機理目前主要有羥基絡合物學說和表面氫氧化物沉淀學說兩種觀點。丁浩通過研究Ca2+對石英的活化作用,發現Ca2+對石英的活化作用開始于pH為4.5時,之后,隨著pH值增大,回收率明顯上升,在pH=10時,回收率最大,在pH大于10之后,回收率下降,并通過溶液化學對該現象進行了解釋,提出了在烷胺雙甲基磷酸浮選石英體系中,Ca2+的活化不是通過生成羥基絡合物來實現,而是生成了Ca(OH)沉淀,且Ca2+對石英的活化作用在礦水界面區域完成。另有觀點認為,金屬離子的存在影響石英與長石的分選,主要原因是金屬離子會與藥劑反應或與捕收劑競爭吸附在礦物表面。筆者認為,金屬離子對于長石石英分離浮選是否起到促進作用,取決于金屬離子的含量及金屬離子的存在狀態。
         
         ?。?/strong>4)表面預處理
          磨礦過程中會產生部分礦泥,特別是長石,隨著粒度變小,很易泥化,這部分礦泥粒度很細,比表面能大,在浮選過程中會優先與捕收劑分子作用,使捕收劑消耗量增大,導致浮選效果不佳。對于本身含有微量碳酸鹽的礦石,在酸性介質中會溶出濃度較高的Ca2+、Mg2+,這些離子使長石表面的正電荷空洞對捕收劑的靜電吸附和分子吸附變弱,最終影響長石的優先浮選。有的礦石中含有別的礦物,如常與長石石英伴生的云母等,或者是長石表面被風化或被氧化鐵薄膜包裹等,在除去這些礦物后,礦樣表面會被藥劑污染,因此,在對這種長石與石英進行浮選分離之前,應進行一些預處理,如脫、擦洗、酸浸等。常見的脫泥有沉降脫泥和浮選脫泥,田敏等通過對比這兩種脫泥效果,認為利用自制的羥基羧酸進行浮選脫泥鉀長石損失率小于沉降脫泥,但浮選脫泥后再浮選所得鉀長石精礦的K2O、Na2O回收率低于沉降脫泥后浮選所得鉀長石精礦。
         
          3、其他方面的影響
          長石與石英是地殼中最常見的兩種礦物,但由于二者結構、性質的相似而不易有效分離,除了以上所述的捕收劑、調整劑、pH值等影響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影響二者的有效浮選分離。如筆者通過大量試驗研究認為,長石與石英含量不同時,對于浮選分離應利用何種藥劑或流程都會有所不同,這也許就是非金屬礦比一般鐵礦物難選的原因之一,如含少量長石的石英提純、含少量石英的長石提純、當二者含量相當時的浮選分離等。
          其他的因素如長石是否云母化、長石的風化程度、嵌布粒度及嵌布狀態、原礦石中是否含有粘土礦物等都會對二者浮選分離時所采用的工藝流程和藥劑制度以及是否進行預處理等具有一定的影響。
         
          4、結論
          長石和石英能否在無氟條件下達到有效分離的關鍵在于能否提高長石表面Al3+的活性,為了提高這一活性或為了擴大石英與長石的差異性,可以通過調節礦漿或溶液的pH值、改變捕收劑的種類、利用合理的抑制劑和活化劑以及對礦石進行預處理等實現。
          合理的長石和石英無氟有效分離工藝及藥劑制度的建立是以原礦性質研究為基礎的,這些研究包括分析礦石中石英和長石的相對含量、礦石的風化程度、目的礦物的嵌布特征等。
         
          5、展望
          長石和石英的無氟浮選有效分離是長石和石英分離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特別是無氟無酸條件下的浮選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尋找增強長石表面Al3+活性或與之結合能力強的藥劑、促進長石表面與藥劑定位吸附的各種研究等,通過這些研究,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目前長石和石英分離離不開酸和分離不徹底的局面,這樣將大大提高我國長石礦和石英礦的附加值,同時保護選別設備和礦山環境。
          來源:石英長石無氟浮選分離的研宄現狀及進展,作者:聶軼苗, 劉淑賢,王森等
          編輯整理:中國粉體技術網(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中國粉體技術網微信公眾號 粉體技術網 bjyyxtech
         
        相關信息 更多>>
        不同組分石英砂有八種選礦提純流程可供選擇2014-07-22
        石英和長石的無氟分離技術研究現狀2015-02-10
        石英長石無氟浮選分離工藝研究現狀2015-07-02
        長石-石英浮選分離工藝研究2016-03-21
        石英長石無氟浮選分離工藝最新進展! 2017-08-31
        一文了解鐵雜質在石英礦中的5種賦存狀態!2018-01-02
         
        我要評論
        非金屬礦應用
        石英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石墨
        云母
        珍珠巖
        沸石
        石棉
        膨潤土
        硅灰石
        菱鎂礦
        螢石
        水洗高嶺土
        煅燒高嶺土
        蛭石
        長石
        硅藻土
        海泡石
        水鎂石
        查看全部
        自愉自愉自产国产91|性欧美VIDEOFREE护士动漫3D|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超频国产在线公开视频|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s id="usg7f"><big id="usg7f"></b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