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磁選設備的選型原則及發展方向 |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6-03-07 12:43:30 瀏覽次數: |
|
|
1、磁選設備
磁選裝備主要有磁力滾筒(磁滑輪)、干式永磁圓筒型磁選機、濕式永磁圓筒型磁選機、濕式電磁圓型磁選機、磁選柱、磁篩機、尾礦回收機、磁力脫泥(水)槽、預磁器和脫磁器等。比如磁力滾筒 :磁力滾筒通常亦稱為磁滑輪,主要用于磁鐵礦富塊礦的分選和粗粒拋尾,其磁系結構主要有軸向磁極排列和徑向磁極排列兩種方式,根據入選物料的體積磁化率和粒度確定其磁系結構方式。最大入選粒度100mm,入選粒度下限10 mm,單機處理能力取決于給料入選粒度,最大處理能力250 t/(h·m).

2、選型原則
1)采用永磁磁選機
2)先弱磁后強磁
3)微細粒時采用濕式分選高精度分選
4)高精度分選時可采用干式分選
5)避免鐵雜質的二次混入
6)選擇合適的分選粒度
3、磁選設備的發展趨勢
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運輸皮帶越來越寬(已達2400mm)、帶速也越來越高(已達5.7m/s)、料層也越來越厚(已達500mm)、處理量也越來越大(已達7200t/h)、除雜要求也越來越高(除凈率要求達98%以上),因而對磁選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磁選機的發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磁場、高梯度。根據磁力是磁場強度與磁場梯度的乘積的原理,采用多種聚磁方法和應用更好的材料,使磁選機在額定懸掛高度中心的磁場強度已達到90、120、150mt,同時梯度也越來越大,所以磁力也越來越大。出現了超強磁磁選機,其磁力指數是常規磁選機的4倍多。
(2)精細除鐵。由于原料在加工過程中難免混入一些細小鐵件和設備磨損產生的細鐵粉,有時還混有少量鐵鈦質礦物,而工業上對除雜要求卻越來越高,要除去這部分較細的鐵雜質就必須提高磁選機的除鐵能力,向精細方向發展。
(3)自動化控制。過去磁選機的控制系統多采用斷電器一接觸器邏輯控制,其可靠性、靈活性、可維護性、自檢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及通信能力等都不高?,F在磁選機的控制系統往往采用PLC進行控制,不僅提高了自身的可靠性,減少維護量,而且可以方便地與其它自動控制系統聯網,在上位機的統一管理下,進一步提高整個系統乃至企業生產工序的自動化程度。PLC是一種數字式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門應用于工業環境下的生產現場,易與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監控能力強、易于擴展。目前控制要求越來越高,如采用以太網等,對PLC的配置也從簡單化、小型化向復雜化、中型化發展。
(4)節能方面。電磁磁選機是靠電流產生磁場,在使用過程中消耗大量電能,而且其散熱系統也需要消耗能量。雖然永磁磁選機不需消耗電能,但是在某些行業電磁磁選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如陶瓷廠),因此節能降耗就成了電磁磁選機的發展趨勢。譚昆玲在分析了電磁磁選機的運行特點后,提出了一種技術方案,即當出現鐵件時給激磁線圈加上100%的全額電壓,當沒有出現鐵件,僅需保持已吸起的鐵件不墜落階段,加上10%左右的全額電壓,使整個設備運行時基本處于冷態。這樣既可解決線圈散熱與密封之間的矛盾,也可大大提高出現鐵件時的磁吸引力,降低生產廠家的鋼材鐵材消耗和綜合成本,降低使用廠家的成本。
(5)開發大功率磁選機。磁選機除鐵能力的判定原來往往以磁場強度來表征。李勇等人對磁選機的除鐵能力進行了研究,認為影響除鐵能力的因素除磁場強度外,更重要是磁選機的功率。因此,開發大功率磁選機以提高除鐵能力,將是以后的發展方向。
(6)研制新型電磁磁選機電源。電源是電磁磁選機的主要構件之一,其性能決定了磁選機的運行狀態和性能。盡管利用二極管和可控硅制造的磁選機電源具有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等優點,但其交流諧波分量大、功率因數低、相間容易不平衡和不宜于實現智能控制。高學朋介紹了利用IGBT和MOSFET設計制造的新型磁選機電源。它具有功率因數高,易于控制,成本低,節能和易于與其它智能設備連接等優點。同時,在設計中充分利用了電磁磁選機的電感量大,直流電阻小的電感特性,省去了中頻變壓器或濾波電感等一些常規電源必要的元器件,降低了成本,使之成為具有較高性價比的新型電磁磁選機電源。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bjyyxtech)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