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拉運磷石膏
3月4日,臨河區烏蘭圖克鎮新勝村七組村民早早來到地頭,在區農業局工作人員的指揮下,忙著用四輪車將磷石膏往自家田里運。
烏蘭圖克鎮新勝村土地鹽堿化嚴重,直接影響到農作物的保苗率和產量,制約著農業生產。為此,農技推廣中心按照上級安排,對臨河區鹽堿化耕地面積較大、鹽堿化程度較高的新華、狼山、白腦包、烏蘭圖克、干召廟5個鄉鎮,實施鹽堿地改良,通過施用磷石膏和有機肥,實現土地改堿降鹽、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質量。
臨河區農技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利用磷石膏改良鹽堿地,是我們多年摸索出來的經驗。今年,主要在北部幾個鄉鎮進行項目推廣。耕地使用磷石膏,可以有效改善土地鹽堿化程度,改良土壤結構,提高鹽堿化耕地上種植葵花的保苗率和產量達10%以上,實現增產增收。”
村民鞏世芳家里有80畝耕地,近一半是鹽堿地。“往年這好地、賴地種的都是葵花,明顯的就能看出來鹽堿地里的葵花長得就不如好地里的。聽其他村民說去年在六組用磷石膏改良鹽堿地,效果挺明顯,我們也挺想試試。這不,今年推廣中心把這個項目放在我們組,把磷石膏給我們拉到田間地頭,不用我們花一分錢,真是太好了。估計今年我這用磷石膏改良后的40畝地肯定也能有個好收成。”正在等待磷石膏裝車的鞏世芳對記者說。
據了解,農技推廣中心從今年2月開始發放磷石膏,按照磷石膏施用量每畝900公斤,截至目前已發放15909.091噸,改良鹽堿地3.5萬畝。
?歡迎進入【粉體論壇】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bjyyx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