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帶一路”建設將給石材行業帶來重大機遇 |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5-03-26 08:50:46 瀏覽次數: |
|
|
(中國粉體技術網/班建偉)“一帶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簡稱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簡稱OBOR;或 Belt And Road簡稱,BA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從國內看,“一帶一路”涵蓋了16個省份,“一帶”主要包括: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重慶、四川、廣西、云南及內蒙古;“一路”包括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其中廣西兩面都占。目前各省市正在做出積極應對,陸續推出一些重點項目。僅西安市就推出了60個“絲路項目”。高鐵建設、產業園區、物流園區建設首當其沖,旅游設施建設緊隨其后,加快城鎮化也成為抓手。在“一路”建設中,海洋設施,海港建設成為重要支點。
從國際上看,六大走廊更是好戲連臺,僅高鐵建設將達8.1萬公里。中國與各國的框架協議一個接一個。與斯里蘭卡合作的印度洋海上運轉中心、中哈物流合作等,中巴鐵路更成為旗艦性項目,馬六甲等港口建設也已列入各國建設項目中。
另外,“一帶一路”建設還有一個看點,就是積極推進若干產業園區建設。鼓勵國內企業和沿線內陸、沿邊地區依托國內開發區和高新技術園區、物流園區,通過合作、合資等靈活方式,在境外合作建立產業園區、物流園區、境外經貿合作區等,這些建設都會對行業產生深刻的影響。
1. 給傳統石材產業帶來機會
我國的石材產量已穩居世界第一,在國內其產能過剩程度也早已為人所知,但若利用好“一帶一路”建設契機,是可以化解一定程度的過剩。首先是深挖國內配套建設的機遇,國內的高鐵建設、園區建設、城鎮化建設都將對石材產品的市場有一個拉動。再有就是要敢于走出去。一是要盯住我國建設者在國外的身影,通常我國建設單位在海外承接項目,其材料采購大多在國內進行,盯住他們,你的產品就有了一定的出路;二是走出去到原材料產區去建生產基地、加工基地,一些產品適合當地生產的可就地建廠,適合深加工的可將國內半成品出口后,建加工廠深加工,以降低成本。盯住高鐵、公路、港口建設、當地配套的城鎮建設。走出去合作建企業將是傳統石材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一個出路,既可化解產能、資本過剩的問題,也可發揮我國在傳統設備制造優勢,可實現一舉多得。福建水頭石材已經把足跡丈量到全國各個石材主產區,或包或租或共營,風生水起,把銷售終端盡可能地拉近到消費者最近的距離已經成為共識。
2. 石材建材市場與石材物流園區的突破
我國的石材賣場與石材物流園區總體上是過剩的。許多企業在上輪景氣度高時,取得非常好的收益,在國內快速進行了擴能,但后期效益上出現了問題,這是過剩使然。“一帶一路”濃墨重彩的提出了“產業園區”建設,為我們行業的企業發展指出了方向。我國的石材賣場目前還沒有成功的走出國門,這在其他行業是很罕見的。為響應“一帶一路”建設,相關各國政府、國內各級政府都陸續出臺一些政策,鼓勵石材賣場在境外建園、開店,國內相關協會,國際的一些商協會也積極行動起來,牽線搭橋,為企業走出去做好服務,在西北亞、在東盟這些機會更多一些。如果我們的石材賣場走出了,石材產品生產企業也將會共享這一盛宴?,F在也有一些石材生產企業希望到境外開賣場,這是好事情,也拉開了企業轉型升級的序幕。
3. 石材行業在”一帶一路“建設大潮中做好轉型升級
“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其涉及范圍之大、地域跨度之廣、建設周期之長是前所未有的。對于石材行業隨時都會產生很好的機遇,我們既不可熟視無睹,也不要急于求成,要在轉型升級上下好功夫,練好內功再上戰場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必須要升級,將自己的本行做到極致,這是靠技術支撐,做產品的要換代,適應國際需求,適應當地需求,做賣場的要發展電子商務,特別是移動電子商務必須得馬上做!實現線上線下結合(O2O),以使國內、國外賣場互聯互通;企業的轉型是一個戰略問題。目前的產能、商能過剩,迫使企業思考將剩余資本轉向何處,而“一帶一路”給出了一個方向,按照這個方向進行轉型,精耕細作,成功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一個有了充分轉型升級的石材企業一定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大顯身手,使企業在大多數人認為低潮時,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歡迎進入【粉體論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