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usg7f"><big id="usg7f"></big></s>

        技術進展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非金屬礦應用 > 方解石 > 技術進展
         
        硬脂酸鈉改性碳酸鈣效果研究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5-09-22 11:06:52    瀏覽次數:
         
        1 引言
            碳酸鈣具有價格低廉、無毒、無刺激性、色澤好、白度高等優點,廣泛應用于橡膠、塑料、造紙、涂料、油墨、醫藥等行業。但碳酸鈣填充于各種聚合物中時會有明顯的缺點:一是表面親水疏油,在聚合物內部分散性差;二是碳酸鈣和高聚物本體結合力差,僅能起增容作用,當使用高比例碳酸鈣填充時,會導致聚合物材料性能急劇下降,以致于制品難以被加工和使用。為了改善碳酸鈣與聚合物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增強其親和力,必須對碳酸鈣進行表面改性。
            實驗采用硬脂酸鈉作為表面改性劑對碳酸鈣進行改性處理,研究漿料濃度、改性劑用量、改性溫度及改性時間對碳酸鈣粉體活化指數、吸油值、沉降體積及黏度的影響,從而得到最佳的表面改性工藝條件。
        2 實驗部分
        2.1 原料與儀器
            碳酸鈣(分析純);硬脂酸鈉(分析純);無水乙醇(分析純);鄰苯二甲酸二壬酯(分析純);液體石蠟(化學純);去離子水(自制)。JJ-1 精密定時電動攪拌器;電子分析天平;TENSORH37 紅外光譜儀;GZX-9070MBE 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落球式粘度計;ZH-1B 玻璃恒溫水??;SHB-IVA 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標準檢驗篩。
        2.2 表面改性方法
            將一定質量的碳酸鈣加入到蒸餾水中,配制成一定質量分數的漿料置于三頸燒瓶中,用攪拌器攪拌,達到一定溫度后,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改性劑,改性一段時間后取出樣品,抽濾,并在110℃下將其烘干。研磨,過180 目標準篩,即得到改性的碳酸鈣粉體。
        2.3 表征及性能測試
        2.3.1 沉降體積的測定
            對于粒子潤濕性好的液體,粒子在其中很好的分散,不易粘結聚集,沉降慢;反之,粒子分散性差,沉降快。因此,通過沉降體積測定,能定性說明碳酸鈣的改性效果。
            沉降體積的測試方法:稱取0.5 g 碳酸鈣粉體置于10 mL 量筒中,加入適量液體石蠟,待粉體被液體石蠟完全浸濕后,再加液體石蠟至刻度,充分振蕩3 min,使碳酸鈣粉體在液體石蠟中均勻分散,靜置1 h,讀取固體的體積。用下式計算沉降體積:


        2.3.2 活化指數的測定
            未改性碳酸鈣的表面為強極性,在水中自然沉降。改性碳酸鈣具有較強的疏水性,在水中由于巨大的表面張力,使其在水面上漂浮不沉,因此活化指數可以反映出碳酸鈣粉體的改性效果。
            活化指數的測定方法:用量筒量取100 mL 水加入125 mL 分液漏斗中,取改性后的碳酸鈣粉體1 g 加入其中,上下搖動,靜置0.5 h,然后打開活塞放出沉降于底部的樣品,烘干,稱重,用原稱取的質量1 g 減去該沉降樣品的質量,即可得到漂浮部分的質量。用下式計算活化指數


        2.3.3 吸油值的測定
            稱取0.5 g 改性碳酸鈣粉體,滴加鄰苯二甲酸二壬酯,用調墨刀研壓使之成團不散。用下式計算吸油值:

        2.3.4 黏度的測定
            稱取1 g 改性碳酸鈣粉體分散到35 mL 液體石蠟中,室溫條件下加入到落球粘度計樣品管中,選擇合適比重的球置于管中,讓球下落記錄球由上刻度線落至下刻度線所需時間,用下式計算黏度:
        η=Kt(ρ-ρ0)
            其中η 為黏度(mPa·s);K 為不同球的儀器常數;ρ 為球的密度(g·mL-1);ρ0 為液體石蠟的密度(g·mL-1);t為球下落時間(s)。
        2.3.5 紅外光譜分析
            取1-2 mg 樣品粉體和100 mg 左右干燥的溴化鉀粉體一起放入瑪瑙研缽中研細,混均,然后倒入專用的真空壓片器中,一邊抽真空,一邊加壓,制成透明的薄圓片。將此片放入儀器的樣品架上,進行紅外光譜的測量。樣品在TENSORH37 紅外光譜儀作漫反射投射譜,波數的范圍是4 000-400 cm-1,掃描速度10 Hz。
        3 結果與討論
        3.1 正交實驗
        3.1.1 正交實驗方案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表進行實驗,考察漿料濃度、硬脂酸鈉用量、改性溫度和改性時間等因素對碳酸鈣表面改性的影響。L9(34)正交實驗方案及結果如表1所示。


        3.1.2 正交實驗結果分析
        3.1.2.1 沉降體積分析結果

            改性后的碳酸鈣沉降體積越大表明改性效果越好。由表2 正交實驗結果分析可知,漿料濃度7%(質量分數)、硬脂酸鈉用量0.5%(質量分數)、改性溫度70℃和改性時間60 min 對應的沉降體積最大。這說明這些條件即為較佳操作工藝條件。
        3.1.2.2 活化指數分析結果
            改性后的碳酸鈣活化指數越高表明改性效果越好。由表3 可知,漿料濃度7%(質量分數)、硬脂酸鈉用量0.5%(質量分數)、改性溫度90℃和改性時間30 min對應的活化指數最高。這說明這些條件即為較佳操作工藝條件。
        3.1.2.3 吸油值分析結果

         
            改性后的碳酸鈣吸油值越小表明改性效果越好。由表4 可知,漿料濃度9%(質量分數)、硬脂酸鈉用量1.5%(質量分數)、改性溫度70℃和改性時間30 min對應的吸油值最小。這說明這些條件即為較佳操作工藝條件。
        3.1.2.4 黏度分析結果

            改性后的碳酸鈣黏度越小表明改性效果越好。由表5 可知,漿料濃度7%(質量分數)、硬脂酸鈉用量1.5%(質量分數)、改性溫度為90℃和改性時間60 min 對應的黏度最小。這說明這些條件即為較佳操作工藝條件。由表2、表3、表4、表5 得出四組較佳的操作工藝條件,故有必要對著四組條件進行進一步的討論。
        3.2 最佳工藝條件
            由表6 可知,沉降體積最大的是1,活化指數最高的是2,吸油值最小的是1,黏度最小的是4??紤]到節省工業生產時間,選取漿料濃度7%,硬脂酸鈉用量0.5%,改性溫度90℃及改性時間30 min 作為硬脂酸鈉改性碳酸鈣的最佳操作工藝條件,這時沉降體積較高,活化指數最高,吸油值較小,黏度較小。
        3.3 紅外光譜分析


            對比改性前后碳酸鈣的紅外譜圖(圖1)可以看出:改性后碳酸鈣在波數2 873 cm-1 2 918 cm-1 處出現了-CH3 -CH2 伸縮振動吸收峰,這些表明硬脂酸鈉已經牢固地鍵合在碳酸鈣表面,屬于化學吸附。
        4 結論
        (1)用硬脂酸鈉改性碳酸鈣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漿料濃度為7%,硬脂酸鈉用量為0.5%,改性溫度為90℃,改性時間為30 min。
        (2)改性后的碳酸鈣活化指數增大,吸油值降低,沉降速度減小,黏度減小。
        (3)硬脂酸鈉已經牢固地鍵合在碳酸鈣表面,屬于化學吸附,從而使碳酸鈣表面由親水疏油轉化為親油疏水,成為一種功能性補強,增韌改性的填充材料。
         (本文作者:硬脂酸鈉改性碳酸鈣效果研究  邢 丹,劉立華)

        ?歡迎進入【粉體論壇

        中國粉體技術網微信公眾號  bjyyxtech


         
        相關信息 更多>>
        硬脂酸鈉改性碳酸鈣效果研究2015-09-22
        方解石表面改性技術簡述2013-06-04
        重質碳酸鈣生產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2013-08-07
        碳酸鈣晶須的改性2013-10-03
        碳酸鈣晶須表面改性技術研究現狀2014-02-05
        我國重鈣產品的生產、改性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2014-02-06
         
        我要評論
        非金屬礦應用
        石英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石墨
        云母
        珍珠巖
        沸石
        石棉
        膨潤土
        硅灰石
        菱鎂礦
        螢石
        水洗高嶺土
        煅燒高嶺土
        蛭石
        長石
        硅藻土
        海泡石
        水鎂石
        查看全部
        自愉自愉自产国产91|性欧美VIDEOFREE护士动漫3D|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超频国产在线公开视频|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s id="usg7f"><big id="usg7f"></b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