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墨浮選藥劑制度及工藝特點 |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4-05-05 08:28:00 瀏覽次數: |
|
|
(中國粉體技術網/劉莉) 石墨是戰略性非金屬礦產資源,可廣泛應用于新興材料、機械、能源、國防、航天工業等領域,是我國繼稀土外的又一優勢礦產。我國作為石墨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探明礦石儲量約為20億噸,占世界石墨儲量的72%;黑龍江省石墨資源儲量占全國60%以上。
據國土資源部統計資料,中國晶質石墨儲量為3068萬t,基礎儲量為5235萬t;資源量為17702萬t,礦區91個。目前可開采利用的約占儲量的60%。按儲量順序排列如下:黑龍江(1356萬t),山東(853萬t),四川(233萬t),內蒙(272萬t),河南(159萬t)等。在大型晶質石墨礦中:黑龍江省蘿北縣云山、勃利縣佛嶺、雞西市柳毛和四川省攀枝花中壩,這4處為世界罕見規模特大的礦床。
石墨可分為以下幾種:
1、 致密結晶狀石墨:明顯晶體肉眼可見,顆粒直徑大于0.1毫米,晶體排列雜亂無章,呈致密塊狀構造。其特點是品位很高,一般含碳量60-65%,但可塑性和滑膩性不如鱗片石墨好。
2、 鱗片石墨:鱗片一般2-3毫米,最大達5毫米。特點是品位不高,一般在2-3%,或10-25%之間。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的礦石之一,經過多磨多選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礦。這類石墨的可浮性、潤滑性、可塑性均比其他類型石墨優越,因此它的工業價值最大。
3、 隱晶質石墨:又稱土狀石墨,晶體直徑一般小于1微米,是微晶石墨的集合體。特點是表面呈土狀,缺乏光澤,潤滑性也差。品位較高。一般的60-80%。少數高達90%以上。礦石可選性較差。
目前石墨選礦的方法有浮選、重選和電選,應用最廣泛的是浮選法。石墨的天然可浮性很好,一般采用浮選機浮選,用中性油做捕收劑。
電選石墨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而脈石礦物如長石,石英,黃鐵礦等導電性較差,利用這個特點,易于把石墨和其它礦物分開。這種方法在國內外石墨選礦廠曾應用過,因其生產能力小,效率不如浮選。
重選是根據有用礦物和脈石比重不同進行分選的。石墨礦石中共生礦物按比重可分為:重礦石(比重>3.32),主要的有黃鐵礦,磁黃鐵礦,褐鐵礦,黝簾石等,其次為榍石,鋯英石,白鈦礦,獨居石,白鎢礦。中等比重礦物(2.9~3.32),主要有透輝石,透閃石。偶爾有磷灰石等。輕礦物(比重<2.9),主要有石墨與其共生礦物存在著比重上的差異,因此可以利用重選,分離出重礦物,得到以石墨為主的粗精礦。
制造高純石墨需要進行化學提純,化學提純最成熟的工藝是利用苛性堿與石墨在700℃下熔融后,經洗滌到中性,再加鹽酸處理、洗滌,使石墨含碳量達到98%-99%。
?歡迎進入【粉體論壇】討論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