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國找礦行動市場動力強勁 |
來源:經濟日報 更新時間:2013-05-28 22:55:42 瀏覽次數: |
|
|
由中國礦業聯合會、中國地質調查局聯合主辦的2013全國找礦大會5月25日在福建廈門市舉行。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鐘自然在會上表示,未來 20 年我國能源資源需求將持續增長,這將為地質工作提供強大的市場動力,地勘單位必須加快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和“走出去”中發展壯大。
鐘自然介紹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兩年來,我國依靠理念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取得了一批重大找礦成果。其中,石油、天然氣、鈾、鎢、鉬、鎳等實現找礦重大突破,發現一批具有世界級儲量的礦床,勘查成果超出預期??偟膩砜?,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第一階段目標可如期完成,其中鈾礦、鎢礦可提前完成 5 年目標,鉬礦、鎳礦可提前完成 8 年至 10 年目標。
近期以來,全球礦業出現收縮態勢、國內重要礦產品需求增速放緩。鐘自然分析說,總體來看,我國資源供需矛盾將長期存在,需求壓力短期趨緩、長期偏緊。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四化”的帶動下,特別是隨著城鎮化巨大潛力的釋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和其他重要礦產資源的需求將持續保持增長。
有關方面預測,未來 20 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速將保持年均 4.5%,煤炭累計需求 826 億噸,石油 120 億噸,天然氣 5.8 萬億立方米。銅資源累計需求量 2.5 億噸,是過去 60 年消費總和的 3.3倍;鋁資源需求量 3.7 億噸,是過去 60 年的 3.7 倍。預測粗鋼需求高峰期將在“十二五”末前后到來,平臺期將持續 10 年左右,年均鐵礦石需求 9 億噸至 10 億噸(標礦)。
鐘自然建議,在強勁的資源需求之下,地勘單位應把科技創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進培養力度,使科技創新成果真正轉化為礦產勘查開發實效;充分利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平臺,進一步突出重點礦種、重點礦區、重點環節,著力破解社會資本進入難的問題,繼續推進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加快“走出去”步伐,探索形成多種有效模式,提升國際礦業投資經營能力,積極拓展發展空間。
國土資源部將在完善礦業權管理、加強公益性調查與服務、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改善工作環境、協調地方政府等方面為地勘單位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幫助地勘單位更好地參與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同時,將加大境外基礎地質調查、境外風險勘查、礦業投資信息服務的力度以及為境外地勘單位排憂解難的力度,幫助地勘單位更好地“走出去”。能源需求高峰或在 2030 年到來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