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李秀悌等以粉煤灰為原料,與碳酸鈉堿熔活化生成硅鋁酸鈉。硅鋁酸鈉與鹽酸反應后,濾液經溶膠-凝膠轉變得到產物白炭黑。隨即利用γ-MPS硅烷偶聯劑和硬脂酸分別對白炭黑分別進行表面改性。借助XRD、TG-DTA、FT-IR光譜、氮吸附等溫線等手段對白炭黑改性前后進行表征。結果表明,白炭黑BET比表面積為364.80m2/g,平均孔徑為6.02nm。TG-DTA和FT-IR光譜分析顯示,兩種改性劑成功接枝在了白炭黑表面。對比研究兩種改性劑的改性效果發現,γ-MPS的改性效果較好。
本文所述技術未經本網核實,請用戶自行審核,本網不對其真實性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