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重晶石之鄉”的天柱縣,擁有國內目前已發現的最大重晶石礦脈帶,其重晶石資源探明儲量占全國的30.6%、貴州省的88.23%。
重晶石是自然界中比重最大的非金屬礦物,可用作鉆井泥漿加重劑,還用于生產各類用途廣泛的鋇化合物。
今年1-10月,天柱縣重晶石開采量39.14萬噸,就地轉化率99.6%;重晶石產業產值完成7.62億元,同比增長15.38%,累計實現稅收1.5億元。
2022年以前,天柱在有11家采礦企業的情況下,重晶石年產能達到175萬噸,占全國產能半壁江山,但受限于“輸血式”的原礦外銷模式,形成的產值卻僅有3.5億元。
為了實現“富礦精開”目標,天柱縣按照“整合一批、提升一批、退出一批”的原則,自去年10月,天柱縣將17家企業整合為7家,天柱化工礦業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運營的大代白礦山處于世界探明儲量最大的重晶石礦床——天柱縣大河邊重晶石礦區核心區,年產重晶石達30萬噸。
貴州宏泰鋇業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年均消耗46萬噸重晶石,其中30余萬噸重晶石從天柱化工礦業采購而來,主要成分為硫酸鋇的重晶石經過精深加工,被廣泛應用于涂料、陶瓷、造紙、紡織等領域,市場需求旺。該公司去年的碳酸鋇完成產量16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4.7億元,進一步放大了上游資源附加值。下一步,公司還將推出硫酸鋇、硝酸鋇等鋇鹽系列產品,力爭2026年整體產能達到36萬噸。
通過鏈式發展,產業勢能不斷集聚。天柱縣同國內鋇鹽深加工龍頭企業青島紅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功招引貴州譽福擎天年產30萬噸鋇鹽精細化工、廣西聯壯年產36萬噸鋇鋅新材料精細化工等項目落地建設。
另外,天柱縣已與貴州民族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正在共建重晶石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當地還同廣州黃埔天泰化輕集團簽訂了框架協議,未來雙方將共建鋇鹽新材料工程應用研發中心。
天柱工業園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主任譚睿表示,希望通過聯合攻關,促進科技成果應用與轉化,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科研和人才支持,探索鋇下游產品及產業鏈研發和應用、鋇渣和尾礦技術處理等,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高端鋇鹽生產研發基地。利用貴州東出口的門戶優勢,招引鏈上項目及企業落戶,并從空間規劃、基礎設施、服務水平等方面,促產業集聚、搭創新平臺,力爭“十四五”期末建成50億級園區。
資料來源:貴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