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礦是個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通過改變礦物的晶體結構、表面性質及礦漿性質,會對后續礦物的浮選行為產生顯著影響。
生產實踐證明,將浮選體系中的捕收劑、調整劑等提前添加到磨礦過程中,可以使藥劑與礦物解離過程中產生的新鮮表面充分接觸,延長作用時間,進而達到改善磨礦效率和提高浮選指標的效果。
一部分捕收劑提前加入到磨機,增加了捕收劑和礦物反應時間,有利于氣泡礦化,從而提高了浮選回收率;另一部分藥劑提前加入到磨機中,吸附在固體物料裂紋上,阻止了裂紋的愈合并促進了裂紋的擴散,且藥劑的吸附作用也會降低礦物的表面能,提高物料的可碎性;或吸附在顆粒表面上的藥劑分子,通過改變顆粒的表面形貌,使顆粒表面趨于圓形,降低了顆粒在流動時的阻力,可提高磨礦效率,即起到助磨劑的作用。
油酸鈉作為一種陰離子捕收劑,在石英的浮選體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而氯化鈣可通過改變石英的表面性質,在油酸鈉作捕收劑的浮選體系中,對石英起顯著的活化作用。
王澤紅等在研究油酸鈉對石英粉磨的影響時發現,添加油酸鈉降低了磨礦產品中-0.074mm粒級的含量,可見其在石英粉磨過程中起阻磨作用,但都未能從理論上解釋油酸鈉降低石英粉磨效率的原因。由于石英硬度較大、耐磨,因此,在石英的粉磨過程中,特別是細磨過程中,需要添加助磨劑以提高粉磨效率、降低磨礦能耗。但加入助磨劑后,勢必對后續的選別作業特別是浮選作業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為降低助磨劑對石英浮選行為的影響,王澤紅等將石英浮選體系中的捕收劑油酸鈉和活化劑氯化鈣引入到石英的粉磨過程中來,研究二者在不同的使用條件下,對石英粉磨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
?。?)氯化鈣與油酸鈉對石英磨礦效率的影響表明,單一油酸鈉在用量為0.05%(wt)時,對磨礦產品中-0.043mm粒級含量的影響不大,但當增加用量后,磨礦效率迅速降低,其對石英粉磨起阻磨作用;單一氯化鈣在最佳用量為0.5%(wt)時,可以使磨礦產品中-0.043mm粒級的含量提高3.86個百分點,其為石英粉磨的有效助磨劑;組合使用氯化鈣(0.5%)與油酸鈉(0.1%),可進一步提高石英的粉磨效率:與未添加藥劑相比,磨礦產品中-0.043mm粒級的含量提高了6.58個百分點,與單一添加0.1%(wt)的油酸鈉相比,磨礦產品-0.043mm粒級的含量提高了9.31個百分點,與單一添加0.5%(wt)的氯化鈣相比,提高了2.72個百分點。
?。?)礦漿黏度檢測發現,單一添加油酸鈉增大了礦漿黏度,會使顆粒發生沉降與團聚;單一添加氯化鈣能夠降低礦漿黏度,有利于提高顆粒流動性;先加入氯化(0.5%wt),再添加油酸鈉(0.1%wt)后,礦漿黏度顯著下降,礦漿流動性進一步增加;量子化學計算發現,油酸鈉在經過Ca2+作用后在石英表面產生了以形成離子鍵為主的化學吸附,且Ca2+增加了油酸鈉在石英表面的吸附作用;由表面能計算可知,組合藥劑明顯降低了石英的表面能,可降低石英的表面硬度及抗壓強度,因此會顯著提高石英的粉磨效率。
資料來源:《王澤紅,毛勇,田鵬程,高偉.氯化鈣與油酸鈉對石英粉磨效率的影響及機理[J].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22(05):24-31》,由【粉體技術網】編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