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工信廳印發《加快廣西碳酸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5年,實現規模以上碳酸鈣行業企業超過500家,新培育1—2家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碳酸鈣產業鏈“鏈主”企業,形成5家以上全國碳酸鈣產業的龍頭企業,培育20家以上年產值超10億阿元碳酸鈣粉體加工、下游應用企業。
加快廣西碳酸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工業振興的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推動全區碳酸鈣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堅持優化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遵循“精準識礦、以礦定鏈、礦鏈招商、創新強鏈”的要求,推動礦產資源優質優用、梯級利用、循環利用、吃干用盡,完善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整合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努力推動在碳酸鈣產業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展現新作為、邁出新步伐、彰顯新擔當,促進產業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打造具有全國引領力的精品碳酸鈣產業集群。
二、發展目標
?。ㄒ唬堫^支撐持續增強,產業規模顯著提升。到2025年,實現規模以上碳酸鈣行業企業超過500家,新培育1—2家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碳酸鈣產業鏈“鏈主”企業,形成5家以上全國碳酸鈣產業的龍頭企業,培育20家以上年產值超10億元碳酸鈣粉體加工、下游應用企業。
?。ǘ┵Y源有效利用持續提升,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到2025年,形成“以礦定鏈、礦鏈招商”的新局面,實現碳酸鈣高附加值產品產量占比超過50%,實現下游應用產業產值占比均超過70%。
?。ㄈ┢脚_建設持續推進,產業布局不斷優化。到2025年,產業集群度進一步提高,新建成2個國家級碳酸鈣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成3—4個精品碳酸鈣特色產業園。
?。ㄋ模﹦撔履芰Τ掷m提高,科技水平不斷提升。到2025年,新建成1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新創建3個以上自治區級創新平臺,突破8項以上關鍵共性技術,新培育1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ㄎ澹┬畔⒓夹g賦能持續推進,綠色智能加速形成。到2025年,構建較為完善的行業綠色智能發展體系,所有碳酸鈣資源礦山須全部達標建成綠色礦山,實現所有新建及改擴建碳酸鈣企業全部通過綠色評價認證,打造5個以上綠色園區和10個以上綠色工廠、50個綠色產品,建成5—10個行業智能工廠,打造5個以上數字礦山,培育2—3家碳酸鈣智能制造標桿企業。
三、主要任務
?。ㄒ唬娀搭^管控。
1.實行碳酸鈣資源綜合勘查評價。各有關設區市在制定年度采礦權出讓計劃前,按飾面用石材礦(含大理巖、白云巖、石灰巖)和非飾面用石材礦(含大理巖、石灰巖、白云巖、方解石)兩種類型,完成碳酸鈣資源勘查或儲量核實前期工作。重點開展碳酸鈣資源利用主要特征性能指標測試,基本查明礦床地質特征、礦石加工選冶技術性能以及開采技術條件,估算推斷資源量和控制資源量,確保礦產資源優質高效利用。(牽頭單位: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財政廳、應急廳、水利廳、地礦局,廣西科學院)
2.嚴格新建礦山準入。新建礦山項目應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礦產資源規劃和自治區碳酸鈣產業規劃布局要求。礦山項目原則上應位于碳酸鈣產業適度發展區,位于不宜發展區的不予批準新立采礦權。礦山出讓條件中應明確資源優質優用、梯級利用、本地轉化的要求,碳酸鈣資源優先配置給符合《廣西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21年本)》碳酸鈣行業鼓勵類的區內龍頭企業、強優企業、全產業鏈企業。(牽頭單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應急廳、水利廳)
3.建立礦山設立窗口指導制度。制定礦山設立或采礦權窗口指導制度,優化礦產資源利用。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在審批各設區市上報的碳酸鈣礦山采礦權出讓方案時,應征求自治區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生態環境等部門意見,嚴格從產業規劃布局、礦鏈結合情況、產業政策、礦山開采標準及生態修復標準、環境保護標準、行業規范條件、資源綜合利用等進行審查,經審核符合要求后才能批準出讓方案。(牽頭單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廣西科學院;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科技廳、應急廳、水利廳、林業局,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
4.整頓行業發展秩序。嚴厲打擊取締無證勘查開采、越界勘查開采、在自然保護地內開采、非法勘查采礦等違法行為,堅決依法關閉破壞環境、污染嚴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以及占用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的礦山企業。按照規?;?、集約化的原則,推進礦山合理布局,開展對現有中小型碳酸鈣礦山的整合工作,嚴格核查礦山開采設計方案,新建碳酸鈣礦山應達到大型規模以上。對擅自變更項目產品方案、將優質礦產資源用于開發砂石骨料等低端產品的碳酸鈣礦山應限期整改,對整改期限滿仍無法達到要求的依法關閉有序退出。完善礦產資源市場化配置。碳酸鈣礦山采礦權采取公開競爭方式出讓,嚴格控制協議出讓。按照“優質優用、梯級利用、循環利用、吃干用盡”的原則,貫徹落實規劃引領、布局合理、嚴格準入、優化結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總要求,優選出讓碳酸鈣礦山項目,合理確定出讓范圍,全面推進碳酸鈣資源“凈礦”出讓。加快推進在礦山開采區域建立采用分類分級分規格加工體系,實行封閉運輸配送。研究制定綜合運用安全、環保、質量、能耗、技術等標準的碳酸鈣礦山有序退出機制,逐步減少小型礦山開采企業數量。(牽頭單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應急廳、水利廳、林業局)
加強碳酸鈣行業企業生產環境治理,根據相關環境保護標準,采取“就地改造、搬遷入園、依法取締”等多形式對“小、散、亂、污”企業開展綜合整治。認真落實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政策要求,對現有碳酸鈣企業開展全面核查,堅決清理違法違規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牽頭單位: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應急廳、市場監管局)
5.推進礦產開發利用全過程監管。深入推進市場化配置資源,推進碳酸鈣資源“凈采礦權”出讓。開發利用方案及出讓合同應符合“優質優用、梯級利用、循環利用、吃干用盡”的資源開發要求。加快建立碳酸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生產加工、銷售等一體化的全區域覆蓋監管體系,逐步實現實時和全面監管。壓實地方政府監管的屬地主體責任,構建多部門聯動監管執法新機制,實現對碳酸鈣礦產資源統一管理、統一優化配置。(牽頭單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應急廳、水利廳、地礦局,廣西科學院)
6.制定產能置換辦法。摸清行業發展現狀,嚴格實行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氧化鈣、氫氧化鈣等總量控制,實施產能等量置換,推動碳酸鈣資源開發有序、產業布局合理、產業結構優化,積極引導碳酸鈣企業向下游延伸產業鏈,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牽頭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廣西科學院;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
7.建立碳酸鈣項目會商機制。制定碳酸鈣項目分級會商制度,由發展改革部門會同各有關職能部門對項目的布局、產業政策、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和產業鏈建設等方面開展會商,確保建設項目符合自治區產業發展總體要求。(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廣西科學院、廣西碳酸鈣產業化工程院)
8.強化行業信用制度落實。嚴格貫徹《廣西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實施方案》,定期公開失信、違章企業名單,對違反國家和自治區產業政策、規劃要求的企業,通過廣西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信用信息共享,推動其他部門和社會組織依法依規對嚴重失信行為采取聯合懲戒措施。(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應急廳)
?。ǘ娀萍紕撔麦w系建設。
9.加快設立專家咨詢委員會。設立自治區精品碳酸鈣產業集群專家咨詢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咨詢委),負責跟蹤分析國內外碳酸鈣行業經濟與產業發展動態、趨勢,及時研究產業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問題;廣泛聯系國內外碳酸鈣產業各類專家、學者和人才,充分發揮專家的智慧和力量,健全決策機制,提升決策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為碳酸鈣產業建設重大決策提供專業意見、智力支持和咨詢服務;協助自治區有關職能部門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專家咨詢委辦公室設在廣西科學院,聘請院士(或知名科學家)擔任首席科技顧問,每年足額安排經費支持專家咨詢委建設?!矤款^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廣西科學院;配合單位: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自然資源廳、市場監管局〕
10.加強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重點支持企業研發中心、產業創新聯盟、園區管委會技術服務中心、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等四類平臺建設。鼓勵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發展專業化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加強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機構的資質管理和能力建設。努力建立國家級碳酸鈣產業研發中心。(牽頭單位: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廣西科學院、廣西大學、賀州學院、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11.強化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活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摸清掌握產業鏈技術需求、產業鏈技術供給,結合市場需求和發展情況,編制產業集群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聚焦礦山綠色開采技術、新型碳酸鈣粉體制備技術和產品、高端裝備制造關鍵技術、碳酸鈣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碳酸鈣下游產品應用技術和產品的研究,著力突破一批限制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和創新一批適應市場的新產品,提升產業價值鏈。舉辦國家級大院大所碳酸鈣產業技術進廣西和產業集群技術供需對接會等相關活動,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設立研發機構。(牽頭單位: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廣西科學院;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廣西大學、賀州學院、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12.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碳酸鈣領域科技成果與行業企業需求有效對接,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設立技術轉移機構。支持建設碳酸鈣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開展中試熟化與產業化開發。加強碳酸鈣科技成果轉化的獎勵性后補助,引導國內領先的科技成果落地廣西轉化。落實《廣西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股權和分紅獎勵辦法》,促進高校、科研院所碳酸鈣科技成果產業化。(牽頭單位: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廣西科學院、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教育廳、財政廳,廣西大學、賀州學院、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13.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柔性引進制度,充分發揮自治區高層次人才項目平臺作用,優化自治區科技計劃中的引才引智類項目,引進“高精尖缺”創新型人才和團隊。加強科技人才培育,圍繞區內碳酸鈣行業龍頭企業和重點研發機構,在平臺搭建、項目建設、資金扶持等領域給予傾斜支持,鼓勵區內碳酸鈣行業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和院校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開展深入合作,著力培養區內高層次研發人才和團隊。加強產業工人培育,鼓勵區內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碳酸鈣相關專業,加快培養本地專業化人才;引導區內碳酸鈣企業與學校建立人才培育合作伙伴關系,大力支持圍繞碳酸鈣領域開展的現代產業學院等產業工人培育平臺或載體建設?!矤款^單位: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教育廳,廣西科學院;配合單位: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廣西大學、賀州學院〕
?。ㄈ娀瘶藴鼠w系建設。
14.加強標準引領產業發展。圍繞精品碳酸鈣產業集群建設需求,逐步建立完善廣西精品碳酸鈣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在產品品種(含新產品、新品類)、產品規格、產品質量和礦山開發、安全生產、能源消耗、環境保護、生產工藝、裝備等領域組織研制一批地方標準及團體標準,鼓勵將實施效果顯著的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上升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支持高新技術、專利等向標準的轉化應用,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支持企業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推動產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牽頭單位: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廣西科學院;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應急廳,廣西科學院、廣西碳酸鈣產業化工程院)
15.加強產品質量及產業區域品牌建設。加快建立碳酸鈣產品質量認證體系,建立健全質量認證激勵引導措施,引導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制訂滿足市場需求和創新需要、具備較強競爭力的產品質量標準。支持企業通過認證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信譽,帶動企業質量管理的全面升級。加快形成有利于品牌發展的長效機制和良好環境,打造知名品牌,擴大市場占有率。重點抓好粉體、裝備等行業重點品牌培育,引導企業增強質量品牌意識,加大智能制造軟硬件投入,開發具有重大臨床應用價值的創新產品,創造高價值專利,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形成品牌效應積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品牌企業。(牽頭單位: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廣西科學院、廣西大學、賀州學院)
16.制定行業規范和準入條件。制定《廣西碳酸鈣產業規范條件》,按照推動產業精深加工、加強產業集群和全產業鏈建設的要求,在產品種類、技術工藝、綠色低碳等方面有效規范項目建設。制定《廣西碳酸鈣產業高質量發展環境保護準入條件》,嚴格規范資源開采、產品生產和運輸等環節中產生的廢水、廢氣、粉塵等污染物的排放,加強固體廢物的分類收集、處置和綜合利用。制定《碳酸鈣礦山開采及生態修復要求》,明確碳酸鈣礦山范圍,嚴格礦山開采、生態修復及其監管的具體要求,高標準做好礦山的開采、復墾和生態修復工作。(牽頭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廳,廣西科學院;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應急廳、水利廳、市場監管局、林業局)
17.加快建立碳酸鈣產業統計體系。明確碳酸鈣產業范圍,建立全區統一的碳酸鈣產業統計標準,加快制定出臺碳酸鈣產業的統計指標、統計方法;并依法對碳酸鈣產業開展統計調查和監測分析,提供優質的統計服務。(牽頭單位:自治區統計局;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廣西科學院、廣西大學)
?。ㄋ模娀a業集群建設。
18.堅持規劃先行。堅持多規合一,在國土空間規劃的指導和約束下,科學編制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規劃,并加強與生態、旅游等方面的規劃銜接,推動產城融合發展,防范產業無序發展。按照“整體布局、重點突出、市縣結合、總量控制”的思路,開展全區碳酸鈣產業功能區劃分,明確區域定位,分類施策,分區管理,引領碳酸鈣產業健康發展。(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
19.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建立全區產業龍頭企業培育庫,培育一批聚焦主業、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和安全管理水平先進、資源整合能力強、能夠引領行業發展的“鏈主”企業和龍頭企業,加大要素傾斜支持力度。積極推動區內粉體加工企業向集礦山開采、粉體加工、下游應用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轉型,大力引進區外擁有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碳酸鈣企業到廣西投資建廠。鼓勵企業以資本、品牌、技術等為紐帶,通過市場化法制化手段實施兼并重組,壓減、改造落后低效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牽頭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自然資源廳、財政廳、地方金融監管局、投資促進局,廣西稅務局、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廣西銀保監局)
20.加強全產業鏈建設。加快實施產業鏈與供應鏈的深度融合,大力推進產業向下游延伸,加快補充母粒產業等中下游必要銜接環節產業,優先發展環保涂料、密封材料、食品醫藥、可降解塑料等下游精深加工產品。積極發展礦產開采、粉體制備等碳酸鈣專用設備,做大做強配套產業。推進“產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打造具備技術和產品優勢的精品碳酸鈣全產業鏈。(牽頭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科技廳、大數據發展局)
21.實施礦鏈精準招商。加強招商引資政策宣傳,營造良好招商氛圍。根據碳酸鈣礦產資源的稟賦、上中下游產業鏈缺失的關鍵環節開展精準招商和行企助力轉型升級行動,發揮委托招商、行業招商、以商招商、定期招商、定向招商、小型專業化招商等靈活招商形式,創新招商方式,著力引進一批有技術、有實力的國內外知名企業集團,持續推進建鏈補鏈延鏈強鏈項目落地。(牽頭單位:自治區投資促進局;配合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工商聯)
22.加強產品市場開拓。研究推動在廣西交易場所登記結算有限公司基礎上建立碳酸鈣交易結算體系。積極面向西南、中南、華南和東盟市場,探索建設國際石材碳酸鈣產業交易中心,打造多方位的碳酸鈣交易平臺。重點建設賀州、來賓碳酸鈣產業基地。支持舉辦國際碳酸鈣產品博覽會和交流論壇,提升廣西碳酸鈣產業影響力。(牽頭單位:自治區商務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管局、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廣西碳酸鈣產業化工程院)
23.全面加強清潔生產。嚴格落實清潔生產有關法律法規,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和原料、推廣普及先進工藝和裝備、強化企業管理等方式提高企業清潔生產水平,明確淘汰或整改超限額期限。認真做好清潔生產的審核工作,研究建立碳酸鈣清潔生產評價體系。(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配合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
24.提高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根據“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推動實施固體廢棄物分類收集和規范處置,鼓勵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嚴格審查危險固體廢物回收處置單位的資質。支持礦山開采尾礦、廢棄爐渣、礦粉用于生產建筑骨料、道路基層材料、水泥、混凝土等綜合利用方式。(牽頭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
25.實施綠色化智能化改造。積極開展高耗能設備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行動,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的應用。鼓勵碳酸鈣企業優先使用新能源,重點支持建設智能控制系統,促進生產流程數字化、主體裝備智能化、服務遠程化。(牽頭單位: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生態環境廳、大數據發展局,廣西科學院、廣西大學)
?。ㄎ澹娀乇U?。
26.強化物流運輸保障。強化重點航道網絡擴能改造和港口建設,擴大船閘通航能力及港口吞吐能力。加強專用鐵路建設,提升各重點產業園區通達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碼頭的能力。積極推進多式聯運示范項目,推動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落實物流領域優惠政策,切實降低物流、稅費、要素、信息、聯運和綜合成本。(牽頭單位: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廣西稅務局,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
27.妥善解決項目能耗和碳排放指標。嚴格執行國家和自治區關于能耗“雙控”和碳排放目標責任制的決策部署,嚴守能源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堅決查處未批先建行為。按照等量置換原則,合理安排項目所需的能耗和碳排放指標,將項目能耗和碳排放作為重要準入考量,加強重點產業項目能耗保障。探索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行業碳排放標準、項目碳排放評價等相關制度。(牽頭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
28.切實做好用地服務保障。統籌保障優先發展區非高耗能、高污染的重點碳酸鈣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評估修改時,要按照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保障碳酸鈣產業發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促進產業集聚、用地集約。對納入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雙百雙新”產業項目、“千企技改”工程項目,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的項目優先安排用地指標。(牽頭單位: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配合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林業局,各有關設區市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ㄒ唬娀叽胧┞涞?。
爭取國家支持,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專項資金支持。嚴格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進工業振興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桂政發〔2021〕5號)等文件精神,自治區統籌專項資金向碳酸鈣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雙百雙新”和“千企技改”項目、其他重點產業項目等傾斜,鼓勵各類產業、科創等投資基金按照市場化方式對碳酸鈣產業企業進行投資,用足用好“桂惠貸”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項目爭取貼息支持,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優惠貸款投放;抓好人才培養及引進、科技創新、標準體系建立等政策措施落實工作。安排財政專項經費支持專家咨詢委建設。
?。ǘ┘訌娛轮惺潞蟊O管。
完善項目節能審查、環評審批、技術評估、建設單位落實主體責任等各環節的事中事后監管工作機制,加快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律、公眾參與的綜合監管體系,確保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作用有效發揮。
?。ㄈ娀酱倏己?。
建立健全全區碳酸鈣產業考核評價體系,適時對全區各級各有關部門推進碳酸鈣產業發展工作進行評估檢查,對工作扎實、成效突出的給予獎勵,對工作懈怠、推進不力的予以通報;各責任單位每季度將工作落實情況報自治區精品碳酸鈣產業集群工作專班辦公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