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層改性是提高高嶺土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高嶺土有機插層復合物既具有粘土礦物分散性、流變性、吸附性,又具有有機分子官能團和反應活性,可用于高性能有機納米陶瓷、環境污染修復材料、高性能增強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非線光學材料、納米反應器等高端應用領域。
1、高嶺土插層改性的機理
高嶺土是一種由鋁氧八面體以及硅氧四面體片層組合而成的混合物,其層內是強烈的共價鍵作用,而層間是氫鍵作用。由于高嶺土層間具有很強的氫鍵作用,并且可以置換的離子不存在,所以能夠直接插入到高嶺土層間的有機小分子不多,主要包括:二甲亞砜、甲酰胺、N-甲基甲酰胺、醋酸鉀以及PNO等。
另外,雖然有些分子無法直接插入高嶺土層間,但可以借助間接方式(如取代)插入其中,這類分子主要包括:苯甲酰胺、脂肪酸鹽、1,4-丁二醇、對硝基苯胺以及烷基胺等。
2、高嶺土插層改性的方法
?。?)液相插層法
液相插層法作為比較常用的一種高嶺土插層改性法,其應用范圍比較廣。插層劑在乳液或溶液狀態下的反應,是對液相插層法的體現。液相插層根據取代次數的多少,可以進行劃分,包括直接插層法、一次及二次取代法等。
在對液相插層法進行選擇過程,比較關鍵的一點在于對預插層體的選擇。穩定性與層間距,是一個好的預插層體需要具備的兩大特征。
?。?)蒸發溶劑插層法
蒸發溶劑插層法作為一種液相插層,其原理在于:首先小分子蒸發溶劑需要完成濃縮混合環節,然后再進入高嶺土層間,繼續完成插層環節。只整個過程中,溶劑會持續蒸發,并且溶液濃度會逐漸增大。
?。?)機械力化學插層法
機械力化學插層法的原理在于:借助機械研磨、攪拌、剪切以及抽濾過程所產生的作用,將機械能施加于插層劑中,以此誘發其發生物理或化學性質的反應,進而讓高嶺土與插層劑之間產生作用,促使高嶺土插層改性的順利實現。
機械力化學法適用于常溫下按熱力學條件不能發生的反應,及高溫環境下,難以對揮發成分較為嚴重的合成反應純度加以控制。
?。?)微波輻射插層改性
通常情況下,微波頻率的電磁波會在300MHz~300GHz之間,在化學反應實驗中經常會被用到,并且不斷中斷化學鍵。微波對電偶極矩物質分子能夠產生刺激作用,促其朝著高頻偶極方向轉化,使得在一定條件下,處于亞穩狀態的極性分子,也能夠直接插入高嶺土層間,實現層間距的增加,從而促使聚合物分子插入高嶺土層。
在借助微波輻射插層法,對高嶺土插層復合物進行制備過程,插層劑的選擇時最為關鍵的環節,經試驗可發現,大偶極矩以及大小接近的分子之間產生的促進作用才比較明顯。在利用微波輻射法進行高嶺土插層改性時,通常用水作溶劑或者是促進劑。
?。?)超聲波插層改性
波段頻率超過20KHz的就稱為超聲波,其特點主要包括:短波長、高頻率、傳播效果好,同時具備較強的穿透性能。由于超聲波的機械特性,在插層改性高嶺土時,可凝膠液體、分散固體,促使高嶺土與插層劑實現均勻混合;同時由于超聲振蕩的空化作用比較明顯,所以能夠在插層中形成相應的作用,以實現清除雜質的效果。
由于超聲波具有高頻率、大能量特征,吸收了插層劑等介質之后,能夠產生的熱效應比較顯著,與此同時,還能夠加快物質間的化學反應。通常熱效應與空化共同作用,不僅能夠實現反應時間的有效縮短,而且能夠促進插層效率的提高。另外,借助超聲波還可以實現能源的有效節約,達到保護環境的效果。
?。?)插層-磨剝法
磨剝法的原理是借助于研磨介質在水中的相對運動,相互間產生剪切、擠壓、沖擊和磨剝作用,使較大的疊層剝開,并趨向于單個晶體。磨剝法主要使用的設備有介質攪拌磨、球磨機和砂磨機。
磨剝法是目前國內外較為普遍使用的傳統剝片方法,技術比較成熟。計算機與磨剝設備的連接,更使得磨剝技術得以充分發揮,也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更提高了生產的安全性,同時也保證了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的穩定。
?。?)化學浸泡-磨剝法
化學浸泡法是用化學藥劑對高嶺土進行浸泡,將浸泡劑浸入到高嶺土疊層中,使得高嶺土層間距變大,層間氫鍵結合力隨之變弱,高嶺土晶層間的結合力也就變弱,從而使高嶺土疊層分開。
來源:曹青,李奧.插層劑對高嶺土插層改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陶瓷,2016,52(04):11-16.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