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眾說紛紜:二氧化鈦粉體真的“致癌”? |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8-04-10 14:56:10 瀏覽次數: |
|
|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2017年產量達到287萬噸,并且產能快速增加。
由于它的物理性能(高折射率和可見光范圍的高反射率)和經濟環境因素,在白色顏料中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尚沒有替代品。鈦白粉除了作為顏料使用,二氧化鈦還是脫硝催化劑、鈦鋰電池、防曬霜及焊條的一種成分,有著很廣闊的市場領域。
這樣一個天天都用的物質——鈦白粉怎么突然就疑似“致癌”呢?
據悉,簡單地說,法國人這樣做的:實驗室采用“鈦白粉”和“超細二氧化鈦”通過以下方式來測試二氧化鈦對老鼠的致癌性:給小白鼠和大老鼠采用“灌胃多次給藥法”;使大老鼠和雌性小白鼠“吸入暴露”;給倉鼠、雌性大老鼠和小白鼠“氣管內給藥”;給大老鼠“皮下注射”;給雄性小白鼠和雌性大老鼠“腹腔內注射”。
在一組“吸入暴露實驗”中,雌性大老鼠患“肺腫瘤”(良性和惡性)的發病率升高;在另一組“高劑量吸入暴露實驗”中,雄性大老鼠和雌性大老鼠患“良性肺腫瘤”的發病率均增長。在這組“高劑量吸入暴露實驗”中,雌性大老鼠由于“鱗狀細胞癌”,被診斷為“囊性角質化病變”,但是后來又被復診為“非肺腫瘤角質化囊腫”。兩組大老鼠和雌性小白鼠“吸入暴露實驗”都證明了負面結果。
給老鼠“氣管內用藥”的那組實驗在使用兩種二氧化鈦之后,表現為雌性大老鼠患良性肺腫瘤和惡性肺腫瘤的發病率同時增加,而倉鼠和雌性小白鼠患肺腫瘤的發病率沒有上升。
給大老鼠和小白鼠“灌胃給藥”、“皮下注射”和“腹腔內注射”的幾組實驗均沒有發現任何腫瘤發病率明顯升高的情況。
2017年6月,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宣布了來自風險評估委員會(RAC)的結論(法國基于對大鼠進行吸入暴露研究的結果提出):根據現有的數據與CLP法規(《歐盟物質和混合物的分類、標簽和包裝法規》)所制定的標準,將二氧化鈦歸類為通過吸入途徑懷疑引起癌癥的物質。經歐盟委會決定,將此問題提交給2017年11月REACH和CLP主管當局會議(Caracal會議),議題從“包含鈦白粉的混合物的分級”轉變成為“鈦白粉和含鈦白粉的混合物的分級”。會議結果:有許多成員國表示,認識到了這個事件的特殊性,同時需要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討論。歐盟委員會提出書面意見,建議在2018年3月的Caracal會議上繼續討論這個話題(暫未形成結論)。
2016年5月31號,歐洲化學品管理局發表了法國國家食品、環境及勞動衛生署的提案,建議把二氧化鈦列為一類吸入性致癌物。
2017年6月9號,ECHA的風險評估委員會建議把二氧化鈦列為二類吸入性致癌物,而不是一類,也就是說在吸入時可能引起致癌,這還需要歐盟委員會確認。
據調查,在所有流行病學研究中,沒有一個顯示在二氧化鈦工廠的工人得癌癥的概率更高;二氧化鈦顏料已經工業化約100年了,沒有發生一起與二氧化鈦有關的癌癥事件......
事實充分能證明鈦白粉在一般合理的情況下,不會“致癌”,當然,一定要人不間斷的狂吸,即使是白面,也會“致癌”吧!
二氧化鈦“致癌”,不靠譜!
歐盟一定要把二氧化鈦強加“致癌”,情何以堪!
2018年3月31日由鈦白粉協會組織鈦白粉生產企業代表與中國貿促會有關領導進行了事件分析和研究,最后貿促會法律事務部副部長劉超先生說:我們要認證對待此事件,對我國鈦白粉產業影響很大,目前,鈦白粉企業要拿出有力的證明材料,通過貿促會更多的了解此事件的來龍去脈,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為我國鈦白粉產業爭取、維護合理的權益。
相關情況匯總
1.二氧化鈦制造商協會(TDMA)
TDMA認為已經有大量科學證據事實不支持人類暴露于二氧化鈦環境具有危害性,特別是50多年來超過2.4萬名工作人員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人類的癌癥和暴露于二氧化鈦環境之間沒有任何聯系。
TDMA主席羅伯特·伯德對ECHA的RAC委員會的意見表示失望,“科學證據很清楚表明,沒有理由將二氧化鈦列入通過吸入對于人類具有潛在致癌性物質分類。另外,該分類對提高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水平沒有任何價值,它僅僅被用于標簽和分類而已”。
2.BCF和CEPE對于ECHA的決定發表聲明
英國涂料聯合會(BCF)和CEPE(歐洲涂料、油墨和藝術顏料工業協會)認為鈦白粉作為二氧化鈦的粉末形態,其應用加工后所獲得的成品對消費者沒有任何風險,因為一旦嵌入到成品中,使用油漆、涂料、印刷油墨或墻紙產品的消費者和專業人員就不會暴露于粉末形態的二氧化鈦環境下了。雖然在這些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暴露于二氧化鈦粉末的環境,但是,無論是歐盟層面還是國家層面,都有關于防塵和保護工人的相關規定。而且,多年來的研究也沒有發現暴露于鈦白粉環境下的工作人員與肺癌的風險之間存在任何相關性。此外,ECHA引用的對大鼠的測試,使用了不切實際的大劑量二氧化鈦,這在一般生產環境中是不被允許的?;诖?,BCF和CEPE認為在油漆、涂料、印刷油墨和墻紙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二氧化鈦對于工人來說是安全的。BCF和CEPE成員企業不斷致力于采取一切預防措施,確保其供應鏈中產品和工人的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支持。
3.美國涂料協會(ACA)關于對ECHA鈦白粉咨詢意見的聲明
6月12日美國涂料協會(ACA)發表了聲明稱,ACA認為,針對鈦白粉的任何危害評價,應在科學的基礎上。ACA最近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了一份簡短說明,指出歐盟將鈦白粉分類為致癌物質是不必要的,并可能不必要地限制甚至消除某些國際貿易中的某些產品。ACA正通過美國貿易代表與WTO協調,并將與其他行業協會聯合提交相關意見。
ACA還支持二氧化鈦制造商協會(TDMA)的立場,該協會正在努力推動歐盟科學嚴謹地對待這一分類問題,并與許多下游行業合作,確保負責任地使用鈦白粉。
4.加拿大油漆和涂料協會(CPCA)
加拿大油漆和涂料協會(CPC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Gary LeRoux說:“對于ECHA提出的意見,受到了鈦白粉產業鏈上企業的普遍關注和懷疑。專家普遍認為,近3000項科學研究和測試已經得到了支持,認為這個意見的依據是有缺陷的。”
CPCA報告說,CLP流程是一個持續的監管計劃,對具有危害性質的物質在歐盟產品范圍內進行協調分類,它將影響這些物質的標簽、使用限制和工人保護,但這次提出的CLP分類的重點是考慮任何歸因于粉塵暴露環境下的風險,而不是暴露在配方產品(包括油漆和涂料)中,因為這些產品中鈦白粉已經處于混合物中,因此不會產生危害。
CPCA同時繼續提倡對鈦白粉進行合理評估,以監督這一進程,以科學研究對這一“咨詢意見”提出反駁證據。
日本涂料工業會2017年11月2日健康、勞工及福利部組織的TiO2聽證會報告中顯示了多種測試檢測方法,最后結論為:涂料(包括粉末涂料)僅包含經表面處理的二氧化鈦。
經過表面處理的二氧化鈦不易暴露。
用于粉末涂料的二氧化鈦涂有樹脂,因此不直接暴露或脫落。
粉末涂料的平均顆粒大小為30-50μm。幾乎不存在更小的顆粒。
應用過程中安全控制良好。
鈦白粉致癌的不可能性
1.歐盟委員會指出,這是一種傳統意義上的非固有行動模式,因為它是一種“粒子效應”(被稱作低毒性低溶解性粒子PSLTs).
2.ECHA引用的對大鼠的測試,使用了不切實際的大劑量二氧化鈦,這在一般生產環境中是不被允許的。最重要的是,相關實驗結果實際上對所有難溶的粉塵物質都一樣,而不是僅限于二氧化鈦,這意味著許多其他難溶性顆粒物質也將被分類為潛在致癌物。
3.生產二氧化鈦的工作人員接觸到二氧化鈦濃度(最大值6mg/m3,最小值0.3mg/m3),遠低于安全標準(10mg/m3)。
例證:錦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130余人從事鈦白粉后處理生產操作,其中10年以上人員40余人,長期暴露于二氧化鈦粉塵環境下,通過連續及最近期體檢顯示無異常,且無癌癥病癥發生。
來源:中國鈦白粉網,作者:付一江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