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化工原料的價格猶如坐上了火箭一般,不斷上漲,再加上席卷全國的環保督查,報價更是一天一個樣,價格的頻繁波動牽動著眾多化工企業的神經。2017年已過四分之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部分原料品種漲勢漸歇,已開始調整回落,但鈦白粉仍獨領風騷,在昂首上漲,成為最具魔性的化工原料品種。不僅如此,鈦白粉還神奇涌現了一個新興的下游領域。鈦白粉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大魔王”之路的?新興下游又是何方神圣?
1、原料群雄疲態盡顯鈦白粉獨領風騷
化工原料經過2016年的群體狂歡后,進入2017年很多產品有了回落。有公司統計了2017年1-3月涂料主要原料價格漲跌表,發現超過一半的產品價格較2016年末下跌,其他產品漲幅也明顯回落。位居漲幅榜前列的TDI、丙二醇在3月份也已逐步走弱,但是鈦白粉的漲幅卻是有增無減、強勢沖高,在鈦白粉的用途中,涂料行業用量巨大,占了59%,是涂料行業心頭最大的痛。
鈦白粉的價格走勢圖,很清晰地展現出近一年來鈦白粉的瘋狂,一根近乎70°的上揚線,鈦白粉正在重回歷史巔峰——20000元/噸。
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因素助鈦白粉成魔
(1)原料價格暴漲,鈦精礦成最強輔助
鈦精礦是鈦白粉最重要的原料,進入2017年,鈦精礦開啟狂暴模式。
去年,鈦白粉持續拉漲,但鈦精礦的漲幅。到2017年初,由于攀枝花地區的環保檢查,使部分鈦精礦企業停工。據有關機構統計,受影響產能達到6.8萬噸/月,占全國有效產能的20.5%,因此價格由2016年初的500元/噸左右暴漲至2017年3月份的1800元/噸左右,漲幅高達260%。原料價格暴漲大幅提升鈦白粉成本,也成為2017年初鈦白粉瘋漲的首要助推因素。
此外,鈦精礦的暴漲也引發了鈦白粉企業對原料資源的爭奪加劇。攀鋼等龍頭企業大量購買當地鈦礦,鈦白粉霸主龍蟒佰利聯更是發布公告稱,公司以現金1.9億元收購有多年鈦礦采購、加工及貿易經驗的攀枝花瑞爾鑫工貿。
(2)海外市場火爆,量價齊升
2017年初,美國與歐洲的房地產行業復蘇,裝修市場向好,極大改善了海外鈦白粉的需求,鈦白粉表觀消量將繼續增長。同時部分海外高成本鈦白粉產能關停,造成了一定的供給缺口。自去年以來,海外鈦白粉巨頭多次提價,且海外的季度開工率明顯提升。
國外漲價推動國內鈦白粉出口情況持續走高。海關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出口鈦白粉72萬噸,刷新了歷史紀錄。到今年1月鈦白粉出口5.93萬噸,同比增長14.05%。
(3)供需格局逆轉,市場貨源緊俏
近兩年,政府不斷加強供給側改革和環境保護,在鈦白粉行業發布了多項生產規范和指導意見,并對鈦白粉生產企業提供了明確的產能標準,這一項舉措就使近兩年國內鈦白粉的退出產能高達36萬噸。
國外方面退出產能較大,且并無大的新增產能。自2015年三季度以來,受全球鈦白粉供給過剩影響,國外鈦白粉巨頭紛紛采取關停部分產能、調整生產結構方式應對市場疲軟,產能退出約占國外產能比重的8.4%。
新增產能方面,年內沒有新裝置投產。同時政府已不再批準硫酸法生產線的新建項目,而氯化法生產線則面臨較大的技術壁壘,新增項目困難較大,國內鈦白粉行業產能增長實際上已進入了瓶頸期。
2、新下游異軍突起,是炒作還是遠方?
隨著鈦白粉價格持續上漲,二級市場鈦白粉板塊也成為熱點題材。而近一年來,因為格力收購珠海銀隆,鈦酸鋰電池成為新能源行業新的關注點,并且竟也和鈦白粉扯上了關系。
新能源汽車行業決定了鈦酸鋰的需求規模,新能源汽車是鈦酸鋰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51.7萬輛,銷售50.7萬輛,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2%和53%。業內專家預計2017-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會保持高速增長,預估2017年產量或將逼近80萬輛,2020年產量將超200萬輛。
與主流的磷酸鐵鋰及三元材料鋰電池相比,鈦酸鋰的能量密度最低,成本最高,因此雖然具備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和充電速度快的優勢,但在最關鍵的能量密度上弱勢明顯。能量密度高,才能滿足輕量化、長續航的基本需求,所以盡管鈦酸鋰技術已有十多年的開發歷史,但因其無法滿足新能源乘用車的動力電池需求,目前還只應用于儲能系統、機器人及國內少量公交車上。全球鋰電池市場份額中,目前鈦酸鋰僅占2%。
預計鈦酸鋰電池對鈦白粉的需求量或將逐年翻倍,至2020年或將達到20萬噸/年以上的水平。對于鈦白粉行業而言,遠期不失為一個可以期待的增長點。也正因為此,龍蟒佰利聯提前布局該領域,以鞏固其行業龍頭地位。
據預測2017年上半年,行業仍將會保持其上漲魔性,金紅石型鈦白粉價格有望重回20000元/噸高位。
資料來源:MOLBASE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