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usg7f"><big id="usg7f"></big></s>

        熱點綜述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熱點綜述
         
        國外非金屬礦產業發展啟示錄
        來源:中國建材報    更新時間:2016-09-13 08:07:51    瀏覽次數:
         
          被譽為天然功能材料的非金屬礦產,與燃料礦產、金屬礦產一起構成了現代工業的三大礦物原料支柱。
          非金屬礦產及其制品,則因具有耐高溫、耐酸堿、抗氧化、防輻射、高硬、高強、隔熱、絕緣、潤滑和吸附等獨特性能,已廣泛應用于現代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醫藥衛生、建筑工程、國防宇航,以及空間尖端技術等諸多領域。
          在英、美等發達國家的非金屬礦產值先后超過金屬礦產值后,西方學者曾斷言,“在一個國家經濟中非金屬礦產產值首次超過金屬礦產值的時刻,是一個國家工業成熟度的界線”。
          盡管作為非礦資源大國,中國的非礦產業近年來取得長足發展,但離非礦強國還有較大的差距,而從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中恰恰可以汲取經驗,有所借鑒。

          從非礦到非礦制品 深加工水平至關重要
          “中國的非礦產業目前依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普通產品過剩,同質化嚴重,利潤低,環境污染嚴重。”寥寥數語,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杜高翔勾勒出了國內非礦產業的現狀。
          從全球來看,目前非金屬礦的產銷格局是世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出口原料或初級加工產品,工業發達國家進行加工并返銷部分深加工產品。對于我國非礦產業而言同樣是,先進礦物材料主要依賴進口,缺乏高端深加工產品。
          資料顯示,國外從20世紀40年代起,以超細粉碎、分級、改性為基礎的非金屬礦深加工技術就引起人們的注意和研究。到60年代,該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的非金屬礦深加工技術與裝備已經具有較高的水平。
          對于發達國家而言,一直以來都對非金屬礦物加工的研究、設計有明確的目標,即通過生產工藝和技術處理獲取有應用價值的、以礦物為重要組分的各種材料:包括礦物層間離子交換、有機覆蓋、微孔結構與構造、雙電層、脫色染色、改變比重和密度、超微細、偶聯與交聯、粘土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等各種深加工技術。
          比如法國IMERYS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非金屬礦類專業公司,它們不僅可以為食品飲料行業提供高品質過濾用硅藻土,珍珠巖。還能為塑料和聚合物,涂料,橡膠,粘合劑,密封劑,個人護理,制藥,建筑和催化劑等行業提供高品位的高嶺土,云母,重質碳酸鈣,蛭石,硅藻土。
          與先進國家在非金屬礦環保產品方面的技術相比,國內也遠遠落后。比如日本通過深加工技術,利用黏土礦等可以制成貓砂等各類環保安全的產品,與國內貓砂相比具有更強的吸附能力,從而更有效抑制細菌,具備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對于整個行業而言,隨著科技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非金屬礦的質量、品種、數量要求越來越高,基于原礦及初級品價格低廉,而深加工產品附加值可增值數倍,甚至數十倍。調整結構,提高深加工水平,增加高附加值制品出口成為我國非礦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

          兼并重組
          大型化、集團化、集約化發展趨勢

          放眼全球的非礦產業,一種顯著的發展趨勢就在于集約化發展。
        非礦產業跨國公司正在通過并購等策略發展得更大更強,像德比爾斯De Beers(金剛石)、索爾維Solvay(鹽、堿)、英格瓷ECC(高嶺土、重質碳酸鈣)、歐米亞Omya(重質碳酸鈣)等著名公司都增強了并購力度,在世界許多國家建立礦山和加工廠,高度重視自身的研發中心和遍及全球的銷售網絡。
          事實上,在很多發達國家,一個國家幾乎只有一兩家非金屬礦大型企業。
          比如在法國出現了礦業巨頭Imerys公司,經營碳酸鈣、高嶺土、各種粘土、石墨、長石、蛭石等礦物及其他產業。還有年產200萬噸高嶺土的美國Engelhard公司,年產150萬噸高嶺土的Huber公司、Thiele公司;巴西年產100萬噸高嶺土的CADAMSA公司、年產40多萬噸高嶺土的RCC公司、PPSA公司;德國年產70萬噸高嶺土的AKW公司,瑞士年產1800萬噸的Omya碳酸鈣公司等。
          通過較高的集約化程度,可以有效集中人力、財力、物力,集中力量搞研發,提升規模效益,從而在生產出更高品質產品的同時降低企業成本。
          以Omya公司為例,為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不斷從新的知識領域入手,有計劃地開展研發工作。不僅在研發中心配備了非常先進的工藝裝備,聯系高技術的合作伙伴,聘用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近幾年在產品應用開發上解決了許多新難點,拓寬了產品的使用范圍,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而在中國,非礦企業“小而散”,缺乏龍頭企業,產業集中度低,規模效應差。甚至于一個縣就有10幾家高嶺土企業,集約化程度很低。
          業內人士多次呼吁,非礦企業只有朝著大型化、集團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提高產業研發水準,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化解當前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無效供給過多的困境。

          深耕基礎研究 資金、人才是關鍵
          非金屬礦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基礎研究領域的深耕細作,只有通過對礦物性能的基礎研究才能對各種非金屬礦種獲得理性認識,從而實現技術的突破和創新。
          在歷史進程中,非金屬礦物及其合理利用的學科研究與工業體系的建立,在歐美和前蘇聯等工業發達國家較早興起。他們在礦產資源利用中較早認識到非金屬礦產資源的品種、數量和應用性能的更大潛力,對非金屬礦物材料研究及利用的開始時間也較早。
          比如英國在大學里最早開設了“應用礦物學”課程,馬爾福寧等礦物學家在1987年就倡議重視“礦物材料學”的研究和應用。
          我國的非金屬礦深加工技術總體來說較先進工業化國家仍有較大的差距。但更深的差距卻在于對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技術開發與創新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而發達國家高度重視非礦產業基礎研究,特別在研發投入上毫不吝嗇。
          “國外一家大公司的科研基金就有1億美金,而中國一年的科研基金加起來都沒有這么高。”面對巨大的反差,杜高翔表示,技術創新關鍵在于基礎研究的深入,需要對每一個礦種都要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這些都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
          研發投入的增加可以為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后勁,其中關鍵的一環就是優秀人才的培育。杜高翔感慨道,國內由于缺乏研發投入導致人才流失現象非常嚴重,加強對非礦人才的培養,打造一支精湛的人才隊伍迫在眉睫。
          擇其善者而從之。事實上,發達國家非礦產業的發展不僅起步早,而且已經走過了漫長的路程,在很多方面都為國內發展非礦產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比如,國外礦業政策相對穩定,有利于非礦生產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安全標準更為完善,一些發達國家鑒于非礦生產運營具有高危險性的特點,制定了科學明確的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標準體系;環保處理要求更高,更利于非礦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前我國非金屬礦工業面臨著嚴峻挑戰,不論是在礦石精細加工技術及裝備更新;還是在高精性能非金屬礦產品開發;抑或非金屬礦資源高效綜合循環利用,上下游產業鏈全貫通,產學研一體化等等,都是我國非金屬礦工業現代化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歡迎進入【粉體論壇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bjyyxtech)

        中國粉體技術網微信公眾號 粉體技術網 bjyyxtech
         
        相關信息 更多>>
        大力發展非金屬礦及制品產業,推進建材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2014-01-03
        非金屬礦物材料發展概況及幾點建議2014-01-02
        微塑料威脅海洋生態環境不容忽視2014-06-25
        氣流粉碎設備特點介紹及選型指南2015-03-11
        立式攪拌超細磨機的研究與應用(二)2015-03-04
        立式攪拌超細磨機的研究與應用(一)2015-03-02
         
        我要評論

        人物訪談 更多>>

        企業動態 更多>>

        熱點綜述 更多>>

        自愉自愉自产国产91|性欧美VIDEOFREE护士动漫3D|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超频国产在线公开视频|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s id="usg7f"><big id="usg7f"></b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