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usg7f"><big id="usg7f"></big></s>

        前端技術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技術 > 前端技術
         
        日本科學家明確石墨烯涂層的低摩擦化現象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6-03-04 10:19:23    瀏覽次數:
         
        日本科學家明確石墨烯涂層的低摩擦化現象
               超潤滑現象的概念圖。以綠色球表示在基板表面上運動的分子鏈中的原子,以紅色波浪線表示基板表面上的潛在凹凸,以紫色球表示相互作用力。
        日本科學家明確石墨烯涂層的低摩擦化現象
               圖A為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對石墨烯納米帶的移動實施觀察的圖像。雙層影像的地方表示有移動。圖B左側為利用原子力顯微鏡對石墨烯納米帶的內部結構實施直接觀察的圖像。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2016年2月26日宣布,對因石墨烯的作用而摩擦變得非常低的“超潤滑現象”的觀察取得了成功,并查明了其機理。據稱,將來有望在表面涂一層石墨烯來降低機械部件間的摩擦,以實現超薄膜固體潤滑劑技術。
          物質與物質之間的接觸面(界面),隨著表面上雙方原子的靈活移動、對齊,會產生很強的吸附力,形成摩擦力。而構成石墨烯的碳原子之間的鍵合力非常強,原子幾乎是不動的,因此原子不會對齊,界面產生的吸附力較弱。
          要查明石墨烯導致的超潤滑現象,就必須要對基板物質與石墨烯之間的界面實施納米級的摩擦特性檢測。但迄今為止很難在基板表面上配置界面的原子結構及結晶面的排列方向明確的石墨烯。此次通過在潔凈的金基板表面上生成石墨烯納米帶的方法,解決了這一問題,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成功地確認了直接的運動。
          在金基板表面上生成的石墨烯帶,寬度為7個碳原子,長度為1n~50nm。在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時觀察到,即使在探針與試樣(石墨烯帶)的相互作用力減至非常小的狀態下,試樣也會不經意地向長方向運動。用原子力顯微鏡定量性檢測其摩擦力時,長27nm的石墨烯僅為105pN。據稱這意味著,在室溫下摩擦力低到了遜于熱能的程度。
          另外,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探針拾起石墨烯一端進行拖曳的實驗結果表明,摩擦力以相當于金表面的金原子間距離的0.28nm為周期發生變化。這是因稱為人字形結構的六方最密堆積晶格結構(HCP)和面心立方晶格結構(FCC)的金基板表面的凹凸變化的影響。已確認了利用分子動力學方法計算的結果與觀測結果是一致的。
          此為日本JST戰略性創造研究推進事業的一環,是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瑞士聯邦材料試驗研究所、德國馬普學會高分子研究所、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共同研究。此次成果已刊登在2月26日(美國時間)的科學雜志《Science》在線速報版上。(特約撰稿人:工藤 宗介)
         
        ?歡迎進入【粉體論壇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bjyyxtech)

        中國粉體技術網微信公眾號 粉體技術網 bjyyxtech
         
        相關信息 更多>>
        石墨烯脫鹽技術或改變世界2013-06-14
        單原子厚線型碳超石墨烯 或成最強韌微材料2013-10-12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型低成本石墨烯處理方法2013-12-24
        IBM成功研制出石墨烯射頻接收器2014-02-12
        歐盟發布石墨烯科技路線圖2014-02-12
        科學家用新法制得高質量石墨烯納米帶2014-02-12
         
        我要評論

        人物訪談 更多>>

        企業動態 更多>>

        熱點綜述 更多>>

        自愉自愉自产国产91|性欧美VIDEOFREE护士动漫3D|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超频国产在线公开视频|亚洲国产人成自精在线尤物
        <s id="usg7f"><big id="usg7f"></b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