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蚌埠玻璃院再樹業界豐碑,成功研發0.2mm超薄玻璃 |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5-04-09 10:07:38 瀏覽次數: |
|
|

▲0.2毫米超薄玻璃可以輕松實現對折
(中國粉體技術網/班建偉)從0.3毫米到0.2毫米,蚌埠玻璃院工業設計院在半年多的時間內,把超薄玻璃基板的生產極限再次延伸,攀上世界高峰,其中最大的亮點之一是蚌埠玻璃對該生產線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成就來自他們對創新的不懈追求和堅持。當前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關口。打破機制、體制的制約,向改革創新要動力,向結構調整要助力,持續釋放改革紅利,才是保證順利渡過“轉型陣痛期”的良藥。這是蚌埠玻璃院不斷超越業界高峰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3月28日,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利用核心技術和裝備建設的電子信息顯示超薄玻璃生產線,已經穩定生產出0.2毫米超薄玻璃基板,將自己半年前創造的0.3毫米的國內電子玻璃工業化生產的極限再次提升0.1毫米,完美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樹立了中國玻璃工業發展史上的又一豐碑。
目前,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逐步向輕薄化、智能化、高性能化方向發展,而輕薄化、提升透光率、改善用戶體驗等任務主要由觸控面板和顯示面板來擔當,作為面板上游關鍵原材料產品——超薄玻璃基板,近年來中國在該領域一直受制于人。此次0.2毫米超薄電子玻璃的成功工業化穩定批量生產,成為提升中國浮法玻璃技術水平的重大突破,徹底打破了國外壟斷,完全替代目前面板行業對超薄玻璃的需求而進行的對較厚玻璃的二次減薄環節,極大的節約了資源、降低了成本、保護了環境,為電子信息行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和關鍵產品。至此,蚌埠玻璃院成為目前國內唯一具備批量生產0.2毫米~1.1毫米全系列品種超薄浮法電子玻璃的企業,對推動我國玻璃行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趕超世界水平具有深遠的影響。
蚌埠玻璃院建設的該條生產線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自2013年10月引板成功后,在短短的2個月內便完成了1.3毫米、1.1毫米、0.7毫米、0.55毫米玻璃的成功生產,創造了國內外同類超薄浮法玻璃生產線系列良品下線速度的新記錄。2014年8月26日,在國內率先成功拉引出0.3毫米的超薄電子玻璃。在此基礎上,蚌埠玻璃院連續攻克了超薄浮法電子玻璃生產的多項技術難題,為產品厚度進一步降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4年12月16日、18日、20日連續成功試生產0.28毫米、0.25毫米、0.2毫米玻璃。用戶反映,蚌埠院生產的超薄玻璃質量性能良好,主要質量性能指標與國外進口產品相當,完全達到電子工業用超薄浮法玻璃的質量要求,產品加工良品率在85%~95%之間,迫使國外生產企業數次降價,僅進口產品售價降低一項,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每年受益3000多萬元。
近年來,蚌埠玻璃院在推進傳統玻璃行業轉型升級,在特種玻璃研發和產業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建成了國內首條浮法玻璃全氧燃燒配套余熱發電生產線,實現了氮氧化物零排放。研發世界首創的一窯多線工藝,使中國晶硅太陽能光伏玻璃產業從無到有,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催生了一個平板玻璃服務于新能源的新產業。形成了以超薄玻璃、ITO導電膜玻璃、TFT基板玻璃、電容式觸摸屏為主導的,完整的電子信息顯示產業鏈。共承擔和完成863、973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課題7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0多項,國家授權專利600多項。
?歡迎進入【粉體論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