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龍江雞西石墨探礦權公開拍賣,實現資源市場化配置 |
來源:中國粉體技術網 更新時間:2015-03-20 08:30:42 瀏覽次數: |
|
|
(中國粉體技術網/班建偉)近期,由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和雞西市人民政府聯合組織的首次石墨探礦權拍賣會在雞西市正式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家石墨企業云集于此,品味著石墨行業首次實現資源市場化配置的“盛宴”,感受著資源從零到整、從分散到集中管理發生的變化。
探礦權與采礦權阻礙深加工產業鏈發展
在這次黑龍江省雞西市的首次拍賣會上,雞西市國土資源局總工程師李曉民告訴記者,雞西市石墨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石墨資源儲量(礦石量)約5.4億噸,占中國石墨儲量的20%以上,尤其是大鱗片晶質石墨是世界上少有的優質大型石墨礦床。但是,絕大部分石墨資源由于勘查程度低、只經過預查或普查,不具備開發利用的條件,具體資源儲量是多少還有待經過詳查后進一步核實。不僅如此,黑龍江省石墨資源的勘查程度都很低。
李曉民介紹,近些年探礦權上出現過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有資金實力的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方法拿到探礦權,而搞實體的石墨企業卻拿不到探礦權。比如,雞西市的石墨深加工企業都把資金投入在企業技術、設備、人才等方面,資金實力不如外省市其他企業,在爭取探礦權時又沒有針對深加工企業的優惠政策,阻礙了其發展。而一些拿到探礦權的企業,又不搞實體產業,很多一轉手就出賣給其他企業,從中獲取更多的利潤。長此循環下去,石墨資源便成為了“有錢人”倒手交易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石墨資源開采亂象,給石墨產業發展造成了傷害。
除了探礦權存在問題,采礦權也有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石墨市場不景氣時,采出的石墨不值錢。當時很多擁有采礦證的礦山企業都沒有考慮到期問題,致使采礦證到期的礦山企業不主動申請辦理延續、或者在辦理中由于不交納采礦權價款,而使采礦權過期;同時也有政策變化的影響造成部分礦山企業無法辦理延續。按照《礦產資源法》的規定,過期的采礦權屬無效礦權,應予以注銷,不得再進行開采活動。按照我省現行政策的要求,凡是辦理石墨采礦權的,必須要與石墨深加工相配套。”李曉民說。
“這些問題使得我國石墨資源開發方面問題嚴重,濫采亂挖,回采率低,資源浪費嚴重。究其深層次原因,一是資源被人為炒作,省級資源管理部門總量控制已經很到位,但下屬地區資源管理模式卻因多方掣肘而無法科學合理、依法管控。前幾年關于石墨的“規劃”、“可研”、“論證”、“聯盟”屢見不鮮,大型國有企業云集北國,而論證資料如出一轍,這種現象不符合科學發展觀。二是地方資源管理體制尚需改革。具采礦資質的通過招牌掛取得礦權的企業,其開發利用方案,也并沒有被切實把關和提升門檻,這是地方管理不完善的癥結所在,所以才有“深加工球形粉”齊步走的行政命令。三是企業的惡性競爭反映了原始創新意識和實力不足。四是較大型石墨資源明顯沒有納入集中管理的范疇,這是多年來對資源只以規模大小論長短,沒有充分注視國際市場動向的必然后果。
石墨探礦權以及采礦權的亂象也影響到了石墨企業產業鏈的延伸,深加工項目不能很好的順利進行。比如石墨深加工企業,沒有優質的鱗片石墨作原料,就很難生產出石墨深加工產品,導致一粗放式加工,高精端產品不能很好地與國際現代化高科技接軌。因此我國在電池、航空等方面所用的石墨精深加工產品就得依賴進口,這樣又導致我國石墨原料低價格賣到國外,又以高于幾倍、幾十倍的價格購買回高精端產品的現象出現。”黑龍江奧宇石墨集團董事長韓玉鳳說。
市場化競拍: 合理配置資源
這次雞西石墨探礦權拍賣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家企業??梢钥闯?,首次石墨探礦權拍賣,對于取得探礦權和未取得探礦權的幾十家企業各有喜憂,互有利弊。對于取得探礦權的來說,喜的是得到探礦權第一證,憂的是具有探不到而損失巨資的風險。對于未取得采礦權的來說喜得是不擔風險,憂的是沒有得到機會得到探礦權、采礦權,從而影響企業在資源控制上的主動性。
由省市聯合組織并委托地市級辦理探礦權掛拍出讓,黑龍江省還是首次,開創了黑龍江省市場化資源配置的先河,探索了資源配置的一條途徑,共篩查出9宗石墨探礦權進行掛牌出讓。
這次公開掛牌出讓,可以引進企業資金做大量的地質勘查工作,能夠很好地摸清石墨礦產資源,這樣還為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后備資源。另一方面??梢越鉀Q現有石墨資源配置難問題,給現有深加工企業一個獲取資源的公正公平機會。通過這種公開掛拍出讓的方式,可以讓石墨企業都參與到競拍中。”
資源大整合:利于產業發展
市場化資源配置對企業來說眾說紛紜,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石墨行業里的一些專家還是對這種市場化資源配置給予了很高期望,也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和自己的建議。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沈萬慈建議:整合必須是相對集中礦權,礦權分散容易造成惡性競爭。作為戰略性資源,礦權不能由國外資本控制。保護性利用資源,科學規劃產業發展。加強勘探,摸清家底。限制總產量,其中鱗片80萬噸降到50萬噸/年、微晶50 萬噸/年降到30萬噸/年。限制低端礦產品出口,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完善,資金、資源的引導將會使我國相關炭石墨材料的不同產業進一步整合,發展成為綜合性的炭材料大產業。
黑龍江省石墨行業協會秘書長陳育群建議:一是加強石墨礦產資源掌控,努力實現“一礦一采”、“一礦多供”,借鑒蘿北模式,對區域內用礦單位按其深加工能力大小配置資源,統一供礦,防止采富棄貧,濫采濫掘的現象發生。二是因石墨資源的特殊性,必須由國家掌控資源,借鑒稀土管理模式,實行配額管理,資源配置向深加工企業傾斜,逐步削減低端產品生產企業的礦石供給,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三是加大石墨資源勘查力度,在探明資源的基礎,對符合準入條件的石墨生產企業統一供礦。對現有礦床應進行補充勘查,摸清存量,統一規劃,嚴禁無序開采。資源配置不能因噎廢食,為保護資源而強行斷炊。要因地制宜,由地方國土資源部門主導,成立股份制采礦公司,按深加工比例,實行配額供礦。
雞西國土資源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李曉民建議:在國家沒有明確大的政策變化下,目前來說,這種招拍掛的形式是不錯的,可以規避很多問題。比如如何鑒定深加工企業上,在操作上很難實現,其中由誰來鑒定、怎么鑒定、如何鑒定等,會有人為因素參雜在里面。因此,建議不能單一地配置資源,希望國家控制資源,國家在資源配置中也要考慮如何鑒定深加工項目一事,可以把有限的資源真正配置給業內的一些大企業以實現做大做強。
黑龍江奧宇石墨集團董事長韓玉鳳建議:一是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原則,以國家關于資源開發秩序整頓的相關政策為依據,以資源賦存特點為基礎,大型礦體要實現規?;_采,避免大礦小采、大礦群采。二是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化運作原則,對于石墨資源政府要有戰略性控制,運用行政手段對資源配置進行有效調控,確保資源有序開發。三是資源優化傾斜配置原則,根據產業導向要求,在資源配置上向資源深加工優勢企業傾斜,向有利于石墨產業發展方式轉變的企業傾斜。
?歡迎進入【粉體論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