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菱鎂礦輕燒水化對MgO燒結的影響 |
來源:耐火材料 更新時間:2013-06-17 21:09:34 瀏覽次數: |
|
|
東北大學李環等分別以Mg(OH)2(菱鎂礦輕燒后水化得到的,簡稱水化后)和菱鎂礦(稱為水化前)為原料,按輕燒(850℃ 1h)→細磨→成型→煅燒(1600℃ 3h)的工藝制得燒結鎂砂(又稱燒結MgO)。通過XRD、SEM及傅立葉紅外光譜(FT-IR)對水化前后所得的輕燒MgO的形貌和結構進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水化前后得到的燒結鎂砂的燒結性能和顯微結構。結果發現:水化前后得到的都是面心立方晶體結構的MgO,但水化前得到的輕燒MgO中仍存在官能團CO32-的殘留物,而水化后得到的輕燒MgO中不存在CO32-,而且顆粒變得較易破碎,大大減少了細磨時間;再者,水化后的輕燒MgO活性較高,加上Mg(OH)2在分解過程中殘留的水分對MgO的燒結起催化作用,因此,使其經高溫煅燒制得的燒結鎂砂的開口氣孔率由水化前的2.0%下降到0.6%,閉口氣孔率由水化前的6.1%下降到2.8%,體積密度由水化前的3.29g.cm-3提高到3.46g.cm-3。
本文所述技術未經本網核實,請用戶自行審核,本網不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
|
|
|
|
|
|